电子商务进村示范县中标
① 中央关于农村实行电子商务的政策
对于农村电商而言,很大部分要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年以来,中央各部委出台了系列支持农村电商的政策。
5月15日,商务部对外公布的《chr(34)互联网++流通chr(34)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力争在1到2年内,在全国创建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县,示范县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司长聂林海表示,下一步电子商务的主要着力点在农村、中小城市和社区,中央财政将拨20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国中西部地区的200个县进行资金支持,引领电子商务发展。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申报工作的通知》,其中获得示范项目的重要条件是chr(34)有一批电子商务实施主体chr(34)。
河南省政府近日通报,焦作市博爱县获得了中央财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专项资金2000万元。公开报道显示,博爱县曾先后与一亩田、云农场等合作。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做电商的热情被点燃。目前,不少地方县市设有电商办,这是在chr(34)互联网+chr(34)大潮下的地方政府工作的新动向,其中就有不少地方花重金打造电商运营中心或产业园,有的县还提出chr(34)等风来不如造风口chr(34)等口号。
而电商对政府资源也有着极大的需求,以1号店为例,目前其网店上的chr(34)特产中国chr(34)就是与县区合作,挖掘地域特色显著的农产品。
高海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从今年1月开始与政府合作,目前签约县已有63个,政府的加入让我们实施的效率更高,很多县是主动找上门。chr(34)电商与政府合作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对方的开放意识和开放水平及对互联网的理解能力,目前合作的县都非常重视电商。chr(34)
农产品大多是小生产,进入流通领域后要面对大市场,这个过程往往要收购商、库存商、物流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环节完成,层层加价,经常出现农民chr(34)卖难chr(34),农产品滞销,而电商的介入有助于解决chr(34)最后一公里chr(34)。
高海燕说,农村电商更适合B2B这种业态,chr(34)对大部分农村而言,物流等基础设施均存在,不存在运力的问题,本质上存在整合和利用程度的问题。像B2C模式的业务覆盖与农村物流设施不匹配,但做B2B'最后一公里'就不是问题。chr(34)
据悉,一亩田集团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诚信交易平台,服务的对象是全国农产品生产、流通、批发、经销的从业者,并在全国设实体经营主体。
chr(34)过去几年我们更多的是靠互联网聚集供需双方,但是当交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如何提高产地、农产品和农业经营者的集中度成为重要问题,农产品线上交易效率不高,需要线下服务。chr(34)高海燕说。
洪涛说,现在工业品下乡的问题基本上能解决,而电商发展计划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农产品进城等根本性问题。chr(34)我们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贸易大国,不仅包括农村经营,还包括城乡经营等,农村电商最大的问题是解决同质化和营商环境。
② 农村电商未来发展将呈现哪些趋势
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正在从多个领域深度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根据《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未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一、农村电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涉农电商规模将向多样化发展,与智能农业、智能流通、智能消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我国每年有1900亿美元的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农产品跨境电子交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境电子商务将从沿海向内地拓展,从城市向农村渗透,国际化将成为农村电商的重要选择。
二、农村电商服务环境日趋改善
各类专业服务商开始进入农村,提供货源供给、仓储、摄影摄像、网店装修代运营、融资理财、品牌推广与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各类主流电商模式如B2B、B2C、C2C、C2B、O2O以及微电商、本地生活、跨境电商等在涉农电子商务领域全面涌现。
三、农村电商产业链不断延伸
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一些涉农电商企业开始拓展产业链,从零售商转为分销商,从单纯的渠道商转为品牌商。从原材料采购到品牌设计,再到寻找生产厂家代工,最后将货品分销给其他小型网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发商、零售商为主体的电商纵向产业链层级。同时,农村电商的交易类型开始从单一的网络零售向复合模式转变。
四、农村电商线上线下逐渐融合
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推动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实现线下实体市场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