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考试试题: 请简述电子商务的起源.

电子商务的起源:
广义的电子商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电报刚刚问世时,商人们为了加快贸易信息传递,采用莫尔斯码点和线的形式在电线中传输贸易信息,这标志着运用电子手段进行商务活动进入了新纪元;后来利用电话、传真等传递商贸信息的活动应该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开端。现代商务一直与电子技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应用实施在世界上始于70年代末。可把电子商务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始于80年代中期EDI电子商务和始于90年代初期Internet电子商务。
1、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他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子化商业贸易工具,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早在70年代末就出现了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雏形的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而实用的EDI商务在8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EDI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增值网络VAN(Value Added Networks)实现的,通过EDI网络,交易双方可以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询价单、报价单、订购单、收货通知单和货物托运单、保险单和转帐发票等报文数据以规定的标准格式在双方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端对端的数据传送。
到了90年代,EDI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应用EDI使企业实现了“无纸贸易”,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减少了由于失误带来的损失,加强了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国际贸易、海关业务和金融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2、Internet的发展 :
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技术成熟后才开始的。 1990年,Internet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阶段;
1991年,美国政府宣布Internet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在网上开发商业应用系统;
1992年,Internet主干网上计算机发展到4500台;
1993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在Internet上出现,这是一种具有处理图文、声像等超文本对象能力的网络技术,是Internet具备了支持多媒体应用功能;
1995年,Internet上的商业信息量首次超过了科教信息量,这既是Internet此后产生爆炸性发展的标志,也是电子商务从此大规模起步发展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Internet迅速走向普及化,逐步地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百姓家庭,其功能也已从信息共享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从1991年起,一直排斥在互联网之外的商业贸易活动正式进入到这个王国,因此而使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点。 Internet电子商务是主要以飞速发展的遍及全球的Internet网络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

❷ 电子商务的由来

电子商务

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等5种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3种模式。随着国内Internet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日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电子商务最常见之安全机制有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及SET(安全电子商务交易协议)两种。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的概念。但我国在引进这些概念的时候都翻译成电子商务,很多人对这两者的概念产生了混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及内容是有区别的,E-Commerce应翻译成电子商业,有人将E-Commerce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将E-Business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E-Business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E-Commerce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ss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

其对社会的影响,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发展情况

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 电子邮件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认为从70年代开始,平均的通信量以每年几倍的

电子商务

速度增长。

第二阶段: 信息发布阶段

从1995年起,以Web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发布系统,爆炸式地成长起来,成为目前Internet的主要应用。

第三阶段: EC(Electronic Commerce),即电子商务阶段

EC在美国也才刚刚开始,之所以把EC列为一个划时代的东西,笔者认为,是因为Internet的最终主要商业用途,就是电子商务。同时反过来也可以很肯定地说,若干年后的商业信息,主要是通过Internet传递。Internet即将成为我们这个商业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1997年底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APEC)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敦促各国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议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脑的关注,IBM、HP和Sun等国际著名的信息技术厂商已经宣布1998年为电子商务年。

第四阶段:全程电子商务阶段

随着(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服务模式的出现,软件纷纷登陆互联网延长了电子商务链条,形成了当下最新的“全程电子商务”概念模式。

第五阶段:智慧电子商务阶段

2011年,互联网信息碎片化以及云计算技术愈发成熟,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出现,i-Commerce(indivial Commerce)顺势而出,电子商务摆脱传统销售模式生搬上互联网的现状,以主动、互动、用户关怀等多角度与用户进行深层次沟通。其中以IZP科技集团提出的ICE最具有代表性。

❸ 电子商务最早起源于那个国家

电子商务最早起源于美国,1995年是因特网的电子商务诞生之日。

事实上,电子商务并非是一种刚诞生的事物。早在本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的系统雏形,已经出现。

多年来,大量的银行、航空公司、连锁店及制造业单位已建立了供方和客户间的电子通信和处理关系。这种方式加快了供方处理速度,有助于实现最优化管理,使得操作更有效率,并提高了对客户服务的质量。

❹ 简述电子商务的产生。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产生的。早在1969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管理局(ARPA)建立了用于国防研究项目的ARPANET,以联接有关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防工程承包商的电脑系统,这是最早的电脑互联网络;从1986年起,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接手投资扩建成NSFNET,对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放,用于非盈利性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成为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1992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进一步加强对Internet的资金支持,并取消商业性应用的禁令,给电子商务发展铺平了道路;从1995年起,Internet主干网转由企业支持,实现商业化运营,电子商务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回溯五年,在90年代中期,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经济、电子商务对我们似乎还是很抽象、很遥远的概念,即便是在发达国家,许多人也认为那不过是政客们为捞取选票而描绘的海市蜃楼,或者是商家为吸引股民和消费者而玩的噱头。如今,不仅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已实际体会到电子商务带来的效益和各种便利,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民众也感受到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现实、深刻的影响。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电子商务应用最发达的国家,目前仍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一半以上。自1992年美国政府取消因特网商业应用的禁制后,电子商务推广与因特网扩张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在政府的鼓励和促进下(如1997年以来相继提出“网络年”、“电子商务年”的概念,推动中小企业和政府部门等上网),电子商务迅速推广普及。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1999年10月完成的一项研究估计,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美国因特网产业在过去四年间以174%的年均增长率发展,1998年销售收入为3014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1999年达到507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这项研究还显示,因特网产业提供了绝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就业人数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46%,由160万增加到230万。电子商务推广应用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由浅入深、从点到面。从网上相互交流需求信息、发布产品广告,到网上采购或接受定单、结算支付帐款,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是从少部分到大部分,直至覆盖全部业务环节。从具体业务领域来看也是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完善,如电子贸易的电子定单、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金融的网上银行、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资金转帐;网上证券交易的电子委托、电子回执、网上查询等。因特网就像一个世纪前的电一样正全面改变着社会生活的面貌,网络学校、电子图书馆、网上书城、电子音乐厅、网上医院、电子社区、网上舞厅、电子棋室、网上投票、电子政府、网络幼儿园、虚拟购物中心,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影响无所不至,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相信“电子社会”(e-society)、“电子生活”(e-life)、“电子城市”(e-city)不会是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概念了。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商业奇迹或神话,Amazon、AOL、eBay 、Yahoo这些成立仅五、六年或十来年的新型网络企业,依靠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和投资者对网络企业的钟情,从最初的几百万或几千万美元投资迅速成长为市值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巨型企业。1999年末美国在线(AOL)并购几百亿美元身价的时代华纳公司,开创了网络企业鲸吞老牌大型企业的先河,人们惊呼一个“快吃慢”的企业并购时代开始了。2000年2月底香港盈科数码动力成功收购香港电讯是“小吃大”、“快吃慢”的又一突出事例,该公司上市仅10个月,股价就从0.68港元飚升到20港元,以2180亿港元市值吞并了市值高达3150亿港元的“百年老店”香港电讯,创造网络时代又一奇迹。相信在21世纪的商业舞台会上演一幕幕更精彩的电子商务市场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