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冠群信息技术
❶ 如何理解信息安全问题是当今信息化进程中比较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信息安全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统计显示,截至1999年底,全球个人电脑总数达4.4亿台,因特网使用者达2.59亿。据预测,到2005年全球因特 网用户将达到7.65亿。此外,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预计到2002年,全球通过入门网站达成的贸易额将达5万亿美元。不难想像信息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将会给如此庞大的计算机网络造成多么大的损失。
目前我国已形成国家公用网络、国家专用网络和企业网络三大类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互联网已覆盖我 国200多个城市,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和10000多个企业数据库链接在互联网上,在网上自由传递的电子邮件 等更是难以数计。然而,与庞大的用户需求所不相称的是,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相当大的漏洞。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制度不严、疏于管理等使得病毒、黑客有机可乘;客观上则存在网络安全技术滞后的问题,尤其在安全协议和系统安全方面的工作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进程 中比较突出而且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俗地讲,信息安全是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目前的信息安全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网络的安全、系统的安全以及信息数据的安全。
网络层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网络是否得到控制,也就是说,是不是任何一个IP地址来源的用户都能够进入网络?一旦危险的访问者进入企业网络,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网络能够对来访者进行分析,判断 来自这一IP地址的数据是否安全,以及是否会对本网络造成危害;同时还要求系统能自动将危险来访拒之门外,并对其进行自动记录,使其无法再次为害。
系统层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病毒对于网络的威胁。病毒的危害已是人尽皆知了,它就像是暗藏在网络中的不定式炸弹,系统随时都有可能遭到破坏而导致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系统瘫痪。因此企业必须做到实时监测、随时查毒、杀毒,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信息数据是安全问题的关键,其要求保证信息传输完整性、保密性等。这一安全问题所涉及的是:使用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的用户是否是那些真正被授权的用户?这就要求系统能够对网络中流通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测、记录,并对使用该系统信息数据的用户进行强有力的身份认证,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目前,针对这三个层面而开发出的信息安全产品主要包括杀毒软件、防火墙、安全管理、认证授权、加密等。其中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应用最为广泛。
(1)防火墙
防火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它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 止外界对内部资源的非法访问,防止内部对外部的不安全访问。主要技术有:包过滤技术、应用网关技术、代理服务技术。防火墙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黑客利用不安全的服务对内部网络的攻击,并且能够实现数据流 的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功能,较好地隔断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但其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也可能会是一个潜在的瓶颈。
(2)虚拟专有网
虚拟专有网VPN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通过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实现两个或多个可信内部网之间的互联。VPN的构筑通常都要求采用具有加密功能的路由器或防火墙,以实现数据在公共信道上的可信传递。
(3)安全服务器
安全服务器主要针对一个局域网内部信息存储、传输的安全保密问题,其实现功能包括对局域网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对局域网内用户的管理,以及局域网中所有安全相关事件的审计和跟踪。
(4)电子签证机构
电子签证机构(CA)作为通信的第三方,为各种服务提供可信任的认证服务。CA可向用户发行电子签证 证书,为用户提供成员身份验证和密钥管理等功能。
(5)用户认证产品
由于IC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IC卡被更为广泛地用于用户认证产品中,用来存储用户的个人私钥, 并与其他技术如动态口令相结合,对用户身份进行有效地识别。同时,还可利用IC卡上的个人私钥与数字签名技术结合,实现数字签名机制。随着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诸如指纹、视网膜、脸部特征等高级的身份识别技术也将投入应用,并与数字签名等现有技术结合,必将使得对于用户身份的认证和识别更趋完善。
(6)安全管理中心
由于网上的安全产品较多,且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集中管理的机制和设备,即安全管理中心。它用来给各网络安全设备分发密钥,监控网络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责收集网络安全设备的审计信息等。
(7)安全操作系统
给系统中的关键服务器提供安全运行平台,构成安全WWW服务,安全FTP服务,安全SMTP服务等,并作为各类网络安全产品的坚实底座,确保这些安全产品的自身安全。
二、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现状
随着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因特网应用的开展,网络安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 重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确实,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便利、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信息安全方 面的巨大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大问题,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安全已 经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信息安全产品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它已经不再 只是国家机关和国防部门才需要的产品,其市场需求正迅速扩大。
1999年我国安全软件的销售额为4.55亿元,较1998年的3.40亿元增长33.8%。近两年我国安全软件的市 场增长率均在30%以上,明显高于整个软件市场的增长速度。而且从市场细分看,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而得到政府的保护,信息安全软件将是国内软件厂商能够占据优势的三个领域之一(另外两个是财务管理软件和中文信息处理软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投资还很低,一般不足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总成本的2%,而国外企业用于安全系统的投资占整个网络建设投资的15%~20%。在美国,1999年一年网络安全产品销售额达2 0亿美元。
随着我国电脑的应用逐步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在将来的电子商务实施的过程中,将对网络安全、信息保密的越来越高。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将是一个未来成长迅速、需求旺盛的软件细分市场。
1、杀毒软件市场
目前杀毒软件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占国内软件厂商手中,特别是单机上的杀毒软件已经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市场份额较为集中。目前主要的厂商和反病毒软件有北京江民新技术有限公司的KV300、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公司的瑞星、冠群金辰软件有限公司的KILL和南京信源公司的VRV。单机杀病毒软件的市场价格也下降到200~400元之间。
今年上半年单机版杀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降价之声此起彼伏。不断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中国杀毒市场。国内有金山推出了金山毒霸,欧洲销量第一的熊猫卫士也登陆中国市场,包括此前的三家美国公司赛门铁克公司(Norton)、网络联盟公司(Macfee)、趋势科技(Pc-cillin),全球最大的四家杀病毒软件公司均已登陆中国。我国杀毒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刚刚展开,国际国内的杀毒精英将大战一场,国内几大厂商垄断市场的局面可能被打破。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单机版杀毒软件的低价扩张,越来越多的病毒开始通过Internet传播。据国际计算 机安全协会的调查,现在新增60%以上的病毒是通过Internet传播,可以说Internet的防毒能力成为杀病毒 软件关键技术。国际的杀毒软件如:熊猫卫士、Norton、Macfee走到了前面,它们均可以支持所有的Internet协议,辨识出其中病毒,而国内的杀毒厂商则相对滞后,还正处在从杀病毒软件的单机应用逐步过渡到企业级的防护。今后网络杀毒软件的竞争将更多体现在技术及服务层面,而企业防病毒软件的市场无疑将越来越大。在我国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市场上,主要厂商是NAI、冠群金辰和Symantec,国内厂商中北信源在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目前进入杀毒市场的上市公司不多,仅河南豫能一家,它在1999年9月增资重组了河南经纬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了由河南豫能控股70%的河南豫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经纬软件有限公司推出过一款杀毒软件,即AV95电脑安全卫士。但是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而且增资重组后公司转向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杀毒软件没有成为其发展重点。
2、网络安全市场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有软件防火墙、VPN(Virtual;Private;Networks)、信息加密、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日志审核、安全评估、入侵探测、存储安全等。防火墙产品在网络信息安全软件中应用最为广泛。防火墙主要分为两大类:包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型防火墙。现在也有一些采用动态包过滤技术、自适应技术。
从网络安全技术上看,国外的大型网络安全软件厂商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国外大型网络安全厂商大多成立于90年代初,一方面得益于Interet爆炸性增长,另一方面用户对安全的迫切需求和日益重视也是促使网络安全软件快速发展的原因。目前国外的大部分著名网络安全软件厂商进入了中国,在我国的高端网络安全软件市场拥有相当的优势。当今国内网络安全市场上60%以上的产品是国外的品牌,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国内 的“防火墙”产品只有10多种,真正上市的防火墙也只有三四家而已,到今年防火墙产品增加数目并不多,而且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在这一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
对国内的网络安全软件厂商来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对先进的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掌握的进程较快,而且本地化优势和国家对安全产品的特殊政策,将会使得国内厂商在高端市场逐步成熟,最终将会占据市场主动地位。
密码类产品市场为国家保护的市场,研制、生产和销售密码产品的单位必须是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的单位,现允许生产和销售核密和普密产品的单位仅有信息产业部数据所、信息产业部30所和总参五十六所等有限的几家。商密产品相对管理比较宽松,市场竞争也尤为激烈。
3、我国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生产的企业及其产品
由于信息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危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的信息产业是 大势所趋。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制和开发。2000年7月20日,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成都信息安全基地是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研究所、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倡议组建的。这个信息安全基地将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导向的原则逐步建立。其定位是为国内提供通用基础信息安全产品,重点建立完整的“通用基础信息安全产品”的产业化体系。力争在3至5年内,在中国西部形成信息安全的产业群,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国际均有一定实力的信息安全企业,创造10亿元以上的收入,成为国家信息安全产业的重要支撑。
另外,上海也将建立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基地,同时国家将在北京设立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我国的信息产品产业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国内有二百多家信息安全产品生产企业,但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也只有信息产业部数据所、东大阿尔派等十五家左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依据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程序,我国信息安全产品实行销售许可证制度,由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负责销售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工作和安全专用产品安全功能检测机构的审批工作。
❷ 最好的网络安全的书是哪本
一、《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有限公司办刊宗旨
本刊成立于2003年,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从2009年起,本刊改由中华人民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领域行业指导性科技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人新潮新技术”,旨在传达与反映政府行业机构的政策、策略、方法,探索与追踪技术应用的最新课题、成果、趋势,透视与扫描企业、人物及产业项目的形象、风采、焦点,推动并引领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
本刊系“三高两强”刊物,即信息量高、学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应用性强。读者定位侧重于政府有关各部门领导、干部、专业工作者,企事业、军队、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机关,国家保密系统、金融证券部门、民航铁路系统、信息技术科研单位从事网络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公司职员及其他直接从事或热心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人士。
创刊以来,本刊与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方式包括:长期综合合作、协办、支持、栏目协办和中短期合作。今后,本刊愿与国内外业界权威机构、团体、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进一步建立、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热忱欢迎业界同仁以多种形式加盟我们的事业。
本刊通过邮订、邮购、赠阅、派送、自办发行及定点销售等多渠道发行,目前发行范围集中于公安、军队、电信、银行、证券、司法、政府机构、大专院校及政务、商务其它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广大读者。 二、《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主要栏目
焦点●论坛
特别报道:中国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中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业内重大事件透视。
权威论坛:业内专家、学者和官方以及政府有关领导及权威人士的署名文章、讲话,从宏观上对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方面的趋势、走向与策略,进行深层次的论述。
技术●应用
点击病毒:各防病毒厂商,国家计算机病毒防范中心以及有关从事该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
网络安全:网际协议、防火墙、入侵检测、VPN等。
通信安全:电信安全、邮件安全、无线网络安全、网络协议等。
应用安全:WEB安全、邮件技术安全、PKI密钥、安全编程。
物理安全: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等。
安全管理:安全审计、风险评估、安全项目管理,安全策略、安全标准、安全指南等。
加密技术:密码学、密钥算法、密码分析、硬件加密、软件加密、密钥管理、数字签名。
安全支付:电子支付、电子现金、网络银行。
访问控制:防火墙、路由器、网关、入侵检测、网闸等网络安全接入技术等。
灾难存储:灾难备份服务提供商、存储设备提供商、国家重要信息领域应用用户。
取证技术:磁盘调查、网络取证,包括电子邮件或者互联网以及源代码等,主要问题是讨论如何从网络上收集到相应的能够表明是犯罪证据的信息,以及怎样从大量的信息流里获得支持打击犯罪所需要的信息。
法规●标准
法制时空:国家领导机关及行业部门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国务院信息办和国家公安部发布的最新政策法规;国家行业协会和省市地方具有普遍意义的相关法规。
行业标准: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安全标准。
案例分析:介绍网络犯罪及信息系统灾难性事件及处理情况。
产业●市场
企业透视:对业内知名企业的独家采访,反映其在经营理念、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业绩。
业界人物:行业专家、知本家与资本家的人物扫描、访谈,多侧面多层次的拼搏精神、创业事迹与个人风貌。
成功案例:产品在企业应用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市场纵横:关于市场走势、市场建设开拓和管理方面的热点扫描与宏观分析。
海外传真:域外掠影,报道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网络安全方面的最新动态、法规和先进技术;介绍他们在新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和经验;记述海外著名安全公司和人物的理念。
咨询●服务
人才与成才:服务性栏目,提供网络安全方面人才交流、招聘求职、培训等综合性资讯信息,
包括子栏目点将台(招聘)、猎头榜(应聘)、新书架、培训等。
网安书架:介绍信息安全领域最新出版图书。
产品推荐:向读者推荐网络和信息安全软、硬件产品,提供产品导购需要信息。
展会活动:向读者介绍未来三个月国内外将要举行的各类IT及信息安全相关展览会及活动信息。
业界公告:发布病毒及漏洞公告。
新闻集萃:发布过去一个月网络和信息安全相关新闻。 三、合作伙伴
本刊先后与微软、联想、东软、浪潮、海信、cisco、ISS、F5、成都卫士通、清华得实、清华紫光比威、方正、青鸟、启明星辰、三○盛安、天融信、中联绿盟、中科网威、中科新业、理工先河、傲盾、清大安科、广东科达、首创前锋、安浪、迈普、安达通、京泰、上海华堂、复旦光华、金诺网安、江民、瑞星、赛门铁克、安氏、三星、美国RSA和冠群等近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四、发行渠道
本刊通过邮局订阅、自办发行、有效派送、二渠道销售、定点零售和邮购等6种方式发行,目前发行范围已涵盖政府、军队、电信、金融、证券、保险、税务、医疗、司法、电力、公安、消防、交通、海关、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外国驻华使馆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