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流量测量
① 水流量怎么进行监测
用水流量检测器进行检测。
② 河流流量测量有哪些方法
河流流量测量的方法如下:
1、流量计法
利用流量计直接测量河流的流量。流量计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压差式、电磁式、流槽式和堰式流量计等类型。可根据实际流量的流量范围和测试精度要求选择使用。
2、容积法
将河水接入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测定其充满容器所需要的时间,重复测定数次,求出其平均值t(s),从而计算水量的方法。
本法简单易行,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河流量较小的河流。但溢流口与受纳水体应有适当落差或能用导水管形成误差。
3、浮标法
选取一平直河段,测量该河段2m间距内水流横断面的面积,求出其平均横断面的面积。在上游河段投入浮标,测量浮标流经确定河段(L)所需要的时间,重复测量多次,求取需要时间的平均值(t),即可计算出流速(L/t),进而可按下式计算流量:
5、声学多普勒流速测流
声学多普勒流速测流是英文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的简称,是利用声学多普勒原理进行研制的。它一次能同时测出河床的断面形状、水深、流速和流量,适用于大江大河的流量监测。
该流量计的主机和换能器装在一防水容器内,工作时全部浸入水中,通过防水电缆与便携式计算机相连,流量计的操作控制在便携式计算机上进行。从最初的盲区1m以上,降低到所谓的“零盲区”,剖面单元缩小到目前的0.05~0.25m ,使其在宽浅河流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③ 河流流量测量有哪些方法
属于渠用流量测量。可以使用多点测量的明渠流量计:有堰式和槽式两种类型,PB槽法 潜水电磁法。各项比较如下:楼主自主选择。
测量方法
比较项目堰法(薄壁堰)P槽法PB槽法潜水电磁法适用渠道
类型明渠明渠圆形暗渠明渠、暗渠流量检测
结构特征渠道要截流,检测件结构简单渠道一段要装入槽,检测件结构较复杂渠道一段要装入槽,检测件结构较复杂渠道要截流,检测件为本体,分流模型扩大流量检测仪表液位计液位计液位计本仪表直接测量渠宽、喉宽或口径渠宽:
450-8000喉宽:25-240
(15200)口径:150-1800
(3000)口径:500-400
(600)流量或流速范围15-40000m/h
三角堰 小流量
矩形堰 中流量
等宽堰 大流量30-15000
(33000)m/h20-12000
(4200)m/h 10-5000m/h测量精确度误差/(%FS)1-33-53-5单独传感器:1.5
带分流模型:2.5 流量范围度(10-20):1(20-30):1(20-30):110:1抬高水位/mm200(120)-8075-200口径的
(1/20-1/30)100-500上游侧固态物是否沉积和排泄程度会沉积,不会排泄,要定期清除不会沉积,随物排泄不会沉积,随流排泄会沉积,能部分随流排泄上游直渠段长度要求/mm1500-24000(其中整流流部690-12000)300-20000上游侧:≥(5-10)倍的口径
下游侧:≥2倍口径对液体的
要求无特殊要求无特殊要求无特殊要求液体导电率≥10s/cm测量废水、下水不存在问题
④ 水面浮标法测流量的步骤
浮标法是一种粗略测量流速的简易方法。流速仪法适用于测定水深大于0.,流速大于0.0一5m/s的河、渠的流速。测定时通常把河流断面分成几部分,分别求出各部分断面积和平均流速。 一、用浮标法测流量 浮标法是一种粗略测量流速的简易方法。测量时,取一段较规则,长度不小于一0m,无弯曲,有一定液面高度的河床,测其平均宽度及水面高度,取一漂浮物,放人流动河水上游的中央,在无外力的影响下(如风、漂浮物阻塞等),使漂浮物流经被测距离,记录流过时间。重复数次,取平均值。 河床截面积可用测量杆在选定断面通过测量几个点位的深度计算出。为避免较大误差,至少要有5个测量点,每个测量点之间不能超过二0m,地形较复杂的河床测量点应加密。 二、用流速仪测流量 流速仪法适用于测定水深大于0.05m,流速大于0.0一5m/s的河、渠的流速。测定时通常把河流断面分成几部分,分别求出各部分断面积和平均流速。 利用流速计法测量河流流量时,测量断面应选在河床较规则,且河流的上、下游具有数倍河宽的直流部位,一般测点数取一5个以上,根据河宽和水流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减。一般水深超过lm的河流测定流速时采用两点法,即在水深二0%和吧0%处测定流速,然后求两点流速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当水深小于lm的河流时,则测量离水面陆0%深度处的流速值作为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参考资料:中国至美.bzwz中国/HTML_News/news_三二00.htm
⑤ 河流流量怎么测
1.首先测量出河床的截面图。
2.测量出水位。根据截面图和水位算出水流截面积。
3.测量水流的流速,
4.截面积*流速*时间=流量
⑥ 河流的水位、流速和流量是如何测定的
陆地上的大小河流,水情都不稳定。有些常年不息地流淌,有些枯水季节断流,有些洪水季节常常泛滥成灾。为了合理地利用河水资源,就必须掌握河流的变化规律。河流水情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水位的升降、流速的快慢、流量的增减、泥沙的多少以及河水的水温和冰情变化等。
(1)水位,指一定地点,一定时间河水表面的高度。它是以某一点作为水位基面(即水位零点)进行量算的。水位基面一般分绝对基面和测点基面两种:绝对基面是以某海口的平均海平面为标准进行计算的,我国目前河流水位都是以黄海的青岛零点为标准;测点基面是为了便于在河流上就地观测和计算,通常在观测地点最低枯水位以下半米到一米处作为零点的。但是在应用这种观测资料时,须根据测点基面和绝对基面的关系,将其换算成统一的绝对高程。水位的涨落一般是在观测点用水尺或自记水位计进行观测的。水位观测是水文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其他一系列水文要素的计算均受水位资料的影响。根据不同时间水位的记录,可以绘出一条某河流的水位历时曲线,从曲线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该点全年水位变化情况。
(2)流速,指单位时间里水流前进的距离。流速在河流横断面上是不均匀的,底层水流由于受河床摩擦力作用,流速较小。流速由水底向水面递增,但水面受空气的摩擦,流速减小,而最大流速在水面稍下一点的位置。从横向分布来说,两岸流速最小,河心流速最大。纵向流速多运用流速仪(旋杯式或旋浆式)进行观测。在小河上,观测流速最简便的方法用浮标法,即在河岸选择甲、乙两点,将浮标放入河面,测出浮标从甲点漂到乙点所需时间,量出甲、乙两点的距离,按照V=L/t公式便可求得流速,其单位是米/秒(V:流速,L:甲、乙两点间距离,t:通过L距离所用的时间)。
(3)流量,指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即河流横断面)水的体积。根据某地过水断面的面积和河流平均流速,按照Q=F·V公式就可以求出流量,其单位是立方米/秒(Q为流量,F为过水断面的面积,V为平均流速)。河流水位的变化,主要由流量的增减引起的,因此水位的变化也可以视为流量变化的反映。
⑦ 河流的流量怎么计算
河流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横截面的体积,计算的方法是用河水通过该横截面的平均速度乘以截面面积。
河流流量河流长短无关,只与河流的流水速度和截面面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