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质量管理体系当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

1.0
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
3.0
职责
3.1
品质部: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
3.2
生产部及供应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mrb
小组:不合格来料的初步处置评估。
3.4
工程部: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0
定义(无)
5.0
程序
5.1
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1.1
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
品质部iqc员对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用红色箭头标示纸作好标记并与合格品隔
离,存放于相应标识的箱子或区域内;
5.1.2
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批次来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aql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品质部主管或者助理将其交由
mrb小组处理,spx部门外协加工厂的iqc在检验来料的过程中发现来料不良品超出aql值时,要
保存好不良品并将《iqc检验记录表》传真至深圳公司,再由公司相关采购协同品质人员到外协
厂对不良品进行确认并作出初步处理意见;
5.1.3
mrb小组由pmc部、生产部、品质部及工程部组成。mrb小组对不合格来料的处理流程如下:
不合格品经品质主管复核后,由品质主管或助理将《iqc来料检验记录表》与实物样品送pmc部、
生产部、工程部签署意见,最后由项目负责人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特采、选别或
退货;

⑵ 麻烦各位高手,提供一份TS16949产品防护与交付控制程序文件给我,不胜感激

防护和交付程序
1目的
对搬运、贮存、保护、包装、防护和交付实施控制,保证外购物资、公司产品完好无损,满足公司生产及顾客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外购物资、半成品(在制品)和成品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无
4职责
4.1市场营销部负责主持实施本程序;负责入库产品的贮存、防护、交付和运输。
4.2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生产部参与实施本程序,负责在制品、半成品及成品入库、出库、周转等的搬运,成品的装卸,外购货物的装卸、贮存、防护和交付。
4.3各现场作业单位参与实施本程序,负责成品或半成品的包装、入库。

5工作流程和内容
5.1搬运的控制
总则:雨雪天等特殊情况各作业单位要做好必要的防护,经驾驶员确认,否则驾驶员有权拒绝搬运。
5.1.1外购货物的搬运
5.1.1.1外购货物根据采购合同的要求,明确由供方送货还是公司自行提货。需公司自行提货的,采购部门负责联系运输工具提货。
5.1.1.2采购部门负责货物在搬运过程中不被损坏及标识状态完好。
5.1.1.3如发现货物不合格或数量、规格等不符,由采购部门负责处理。
5.1.2半成品(在制品)的搬运
5.1.2.1半成品在各现场作业单位的周转,
5.1.2.2对易碰、易损物资的搬运工作,要使用工位器具妥善保护,工位器具的使用由各现场作业单位负责。
5.1.2.3所使用的工位器具由各现场作业单位提出申请交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安排制作。
5.1.2.4公司内的搬运,由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生产部协调安排,坚持按“上道送下道”的原则办理。
5.1.3成品的搬运
5.1.3.1各现场作业单位开据入库单,经质量检验人员、仓库管理员签字确认后入库。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生产部负责搬运入库,各现场作业单位包装人员保障包装质量,并吊装到库房指定位置。
5.1.3.2成品外运时,由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安排人员装车,装卸人员对产品装卸质量负责。
5.1.3.3合同规定产品由顾客自提的,市场营销部开据提货单,交驾驶员接办。由顾客负责运输产品,顾客对运输过程的产品质量、数量、交付日期负责。
5.1.3.4合同规定产品由市场营销部组织发运的,由市场营销部开具提货单,交公司车队或外部物流驾驶员接办。公司车队或外部物流驾驶员应对运输过程的产品质量、数量、交付日期等负责。
5.1.3.5市场营销部要做好成品发运记录,装订成册、备查。
5.1.3.6市场营销部对从成品入库直到送达用户期间的产品防护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向承运驾驶员提出具体的运输包装防护要求。
5.1.3.7仓库管理员有权监督并制止成品在入、出库搬运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不良行为。例如:野蛮装卸、违规操作等。如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营销部,并按信息反馈途径反馈质管部进行处理。同时营销部对库存物资的防护按照《仓库管理程序》执行。

5.2产品包装的控制
5.3交付控制
5.3.1产品的交付应根据合同的要求,分顾客自提和委托代运,仓库须严格遵守交付手续,如发现手续不全时,有权拒绝装车。
5.3.2委托代运的产品,由代运人在提货单签名,方可提货。代运过程中,代运人应对运输质量、数量、到达时间负责。
5.3.3凡须到仓库领用成品的现场作业单位或有关人员,应先办理领用手续,方可出库。
5.3.4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严密防潮、防损措施,严禁超载、严禁酒后或疲劳驾驶,直到交付完毕。
5.3.5产品的标识按照《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5.3.6确保百分之百按期、按量发货
5.3.6.1根据现有库存、订单等,市场营销部制定销售预测计划传递给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企划部,由企划部组织相关部门结合公司实际生产能力进行综合平衡,制订月度《公司生产计划》,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和市场营销部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分别制订《生产作业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合理调度、组织生产。
5.3.6.2在保质、保量、按时交付的前提下,运输方式由市场营销部按最低运输成本的原则选择汽运、铁路、船运等。顾客有要求时,按顾客提出的方法发货。
5.3.6.3当接到顾客计划后,生产能力确实满足不了顾客需求时,市场营销部应在两日之内与顾客沟通,协商调整计划,双方达成一致后由顾客提供调整后的计划安排执行。
5.3.6.4市场营销部每月按各品种订单数量统计交付达成率、各事业部/生产部、制造部每月统计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未能确保百分之百按期、按量交付的市场营销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查找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
5.3.7市场营销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顾客就交付问题进行信息沟通,及时将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便制定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等,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
5.3.8当计算机网络系统发生故障时,市场营销部应采用电话、传真、信函等形式与顾客及内部进行信息沟通。
5.3.9市场营销部必须记录并保存因顾客的特殊需求而导致的超额运费、原因、发生时间、批准人及负担方。
5.3.10市场营销部应满足顾客装运文件及标签的要求,对装运、发货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负责。

6相关文件7相关记录
8附件
附件 防护和交付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