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拿下物联网话语权的真正意义

2013年中抄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近5000亿元人民币,预计至2020年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但目前仍存在标准不统一、产业分工混乱等问题,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的制定,将着重借鉴中国既有实践经验,与其他国家联合,共同解决物联网统一标准问题,必将对促进我国及全球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望点赞。

㈡ 中国物联网的战略

近 年来,世界抄各国尤其是袭主要大国纷纷把发展信息网络、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空出。而发展物联网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及整个国展经济的增长提供技术动力。另外,发展物联网对于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发展物联网不仅仅是提高具体产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有了物联网,每个行业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些智能化的应用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㈢ 物联网的中国发展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
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物联网建设专题研讨会,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新成立了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新华日报记者探访了南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这里的研究者与“物联网”打交道已有五六年。在实验室,一些“物联网”产品已经初见雏形。此外,南邮还有系列举措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设立物联网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物联网建设的研究;启动“智慧南邮”平台建设,在校园内建设物联网示范区等。
世界第一块工业物联网芯片
2012年由重庆邮电大学研发的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国际工业无线标准的物联网核心芯片——渝“芯”一号(uz/cy2420)在渝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第一家高校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学为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推动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立“物联网工程学院”,也是全国第一个物联网工程学院。
2012年6月,教育权威数据在物联网爱好者论坛建立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物联网学校查询系统,专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服务,方便大家查询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院校。 2011年4月,长安大学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推动陕西省(国家物联网中心)相关学科跨越式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长安大学和西安浐灞生态区共建长安大学科技园”,也是全国第一个拥有直接服务于物联网板块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项目描述: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长安大学联合具有较强技术转化实力的企业打造物联网产业园区,依托西安地区科研综合实力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超高频RFID、高端传感器的研发及技术转换转让,打造物联网器件集散、物联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集聚、物联网产品展示以及研发办公、商业配套。
目标招商企业(项目):项目主要吸引物联网集成技术、软件开发及产品销售企业入区经营;吸引智能物流、环保、交通、电网、安防、家居等六个主要门类的研发服务类企业和项目入园。 权威人士日前向记者表示,首批5亿元物联网专项基金申报工作已启动,共有600多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已筛选出100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物联网专项基金总计50亿元,预计5年内发放完毕。
工信部、财政部4月联合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相关管理办法。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和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四大项目。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但传感器、RFID (无线射频技术)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与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我国大陆共有450余家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厂家,但外资企业占67%。 据透露,申请首批物联网专项基金企业多为中资企业。通过物联网专项基金引导,有关部门希望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 物联网工程师证书是根据国家工信部门要求颁发的一类物联网专业领域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证书。
该证书被划分为5个方向:
物联网工程师、节能环保工程师、物联网系统工程师、智能电网工程师、智能物流工程师。

㈣ 物联网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已经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重点就是实现中国经济的一个结构转型。实际上在此前我们已经提了一年多时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更是明细的提出了一个结构转型的目标,我们也看到,在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中国工程院潘云鹤副院长对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分关注。

他指出:经济结构要进行调整实际上是有两个重要的工作要做,第一是对原有的产业要把它提高水平;第二个要发展一批新的,这个产业我们就把它叫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产业两个重大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它是由高新技术进行引导;第二个发展的今后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国家把这样的一些产业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国家定义的有信息产业、环保产业、能源产业、深化产业、高新制造产业、新的材料产业,还包括技术,当然这个技术是新能源技术,这些产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技术上面都发展非常之快,比如说像信息产业,它的技术现在来讲应该是风起云涌,我们前一阶段用的台式机,后来台式机拿计算机来讲马上变成了笔记本电脑,现在变成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中间又争斗的很厉害,现在出来的iPad风起云涌。再比如说拿技术来讲,可能我们前面经历了互联网,现在又开始兴起了。互联网和传感器,把这类运行生成物流,把这类控制结合在一起变成物流了,所以你们可以看到这些产业有两大特点,第一大特点它对技术的要求很高,比如说物联网兴起的话我们将形成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传感器网络,空气中间布满了很微小的传感器,我们讲传感尘埃和灰尘一样大小,它可以去探测环境的变化,可以探测气候的变化,可以去探测灾难的预防。但是也可以用作各种各样其他的用途,比如交通控制等等。第二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这些东西它对经济有巨大的影响,比如物联网的产生,首先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它既能够推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又能推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这个网需要把消息进行传播,又能推动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传感器要发展的好还会推动新材料的发展,然后它还会推动数据服务的发展,我们就讲,过去讲的我们要建成数据库,今后数据库不很了,可能要建成数据海,海和库有什么不一样呢?那就是数据的形式非常丰富,有数字的、文字的、图象的、动画的、声音的,这个海里面都可以互相交织在一起。最后,潘院长解释道,物联网产业是无边沿的,可以不断的进行增加,所以这些都会变成很基础的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会推动像农业、医疗、公共卫生、制造业、交通运输这些产业的发展,所以这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高新技术引领对经济有全面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