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访问内网资源有什么危害
A. 路由器,外网,内网,都是什么东西啊
要解释路由器的概念,首先要介绍什么是路由。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
简单的讲,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第一,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第二,数据处理,提供包括分组过滤、分组转发、优先级、复用、加密、压缩和防火墙等功能;
第三,网络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两个有关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动态(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为了简单地说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现在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网络。如图所示,A、B、C、D四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如图所示网络环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发挥其路由、数据转发作用的。现假设网络A中一个用户A1要向C网络中的C3用户发送一个请求信号时,信号传递的步骤如下:
第1步:用户A1将目的用户C3的地址C3,连同数据信息以数据帧的形式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同一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当路由器A5端口侦听到这个地址后,分析得知所发目的节点不是本网段的,需要路由转发,就把数据帧接收下来。
第2步:路由器A5端口接收到用户A1的数据帧后,先从报头中取出目的用户C3的IP地址,并根据路由表计算出发往用户C3的最佳路径。因为从分析得知到C3的网络ID号与路由器的C5网络ID号相同,所以由路由器的A5端口直接发向路由器的C5端口应是信号传递的最佳途经。
第3步:路由器的C5端口再次取出目的用户C3的IP地址,找出C3的IP地址中的主机ID号,如果在网络中有交换机则可先发给交换机,由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表找出具体的网络节点位置;如果没有交换机设备则根据其IP地址中的主机ID直接把数据帧发送给用户C3,这样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转发过程也完成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不管网络有多么复杂,路由器其实所作的工作就是这么几步,所以整个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基本都差不多。当然在实际的网络中还远比上图所示的要复杂许多,实际的步骤也不会像上述那么简单,但总的过程是这样的。
B. 路由器访客模式里的内网资源是什么意思
说的无线路由的WiFi设置吧。
指家庭网络或工作网络的互相访问共享文件的权限版。如果是访客模式,权就不能访问内网电脑里的这些共享文件,而且每个访客是隔离的,不是一个局域网内,相当于路由器虚拟了多个局域网,用来隔离可能的威胁在同一个局域网内传播,相互感染。
使用方法:
WiFi设置一个比较复杂的用户名和密码,供自家人的手机和平板使用。
然后在访客模式的WiFi的用户名和密码设置特别简单的,方便客人输入密码,比如12345678,这样就可以了,当客人走了之后,记得关闭访客WiFi。有的路由器可以设置访客WiFi开启时间,比如8小时后自动关闭,比如我用这个普联无线路由器就有。
这样设置后,客人用你家WiFi时,就无法访问你电脑上已共享给局域网其它电脑的文件了。
C. 企业路由器映射了内网某台电脑的3389端口,有什么安全隐患吗。回答尽量详细点,谢谢
3389是远程桌面端口,你的企业路由器放在外网,你这样映射,很容易会招到黑客攻击,因为稍微有点网络基础的人都知道3389是什么端口,更别说那些黑客,不要说是企业级路由器,就算像电信级别的ISP也不敢把对外服务的端口公认告诉别人,要知道天底下就没有攻不破的防御,如果一定要映射,可以映射其他的自定义端口,系统的端口有65535个,这么多相信总有一个合适你吧,不知道我这回答你是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