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物联网
Ⅰ 物联网发展的应用领域目前有哪些
物联网的应用遍及各个领域,如: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智能检测等,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有关预测,物联网全面应用的业务量规模将达到现有人与人之间通信量的30 倍。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物联网的初步应用,下面将作简单介绍。
首先,中国移动和上海世博局在2009年发布了RFID-SIM 手机卡,用户通过手机购买门票,刷手机入会,并在园内可通过刷手机进行各项消费。其次是智能电表的应用,即电表上安装传感器,供电部门随时都可了解用户用电情况,以便进行实时监测、用电检查等。另外,物联网也用于物流管理,即在物流商品上加入传感节点,可以掌握物品下单、制造、包装、运输、配送以及服务等每一个环节的状态。在公共安全领域方面,物联网的出现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机场安全控制等。对于教育行业,物联网可以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丰富、拓展教学活动,便于教学管理。在食品行业中,从食品的生产到售出都以特定的二维码作为识别标识,可追踪其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信息,从而有效地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控,提升国内食品安全的质量。
Ⅱ 2016年的物联网卡2020年还能用吗
肯定不能了,一般的物联网卡不激活的话保质期就3年
Ⅲ 物联网行业的前景如何
工业领域物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传统工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变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连续多年超过20%。物联网作为通信行业新兴应用,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技术不断进步、国家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将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移动互联向万物互联的扩展浪潮,将使我国创造出相比于互联网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机遇。
物联网利用射频识别(RFID)、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因此,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应用过程中,物联网相关技术和产品是智能工业的核心。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传统工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变。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测算,2014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需求规模为1260亿元;2016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需求规模为1804亿元。2017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领域需求规模约为2354亿元。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应用问题分析
1、IT安全问题
和前几次由新的硬设备、技术所带来的工业革命不同,工业4.0是由互联网所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因此,有66%的受访者认为IT安全是一大挑战,当企业的IT系统连上网络,随时可能有一些未知的威胁出现在仓储管理系统、机器设备或供应链当中。
2、制造系统管理问题
工业4.0除了带来生产效率之外,同时也改变传统制造业的思维。当智能生产真正落实后,将会对制造管理系统带来巨大的变革,且势必变得更为复杂,包括整体的生产物流、人机协同作业等改变,也让员工培训更显重要。
3、通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通讯网络是实现工业4.0的重要关键,但是要建立一个让所有组织都能够配合的网络,必须要有一个一致的接口、通讯标准和规范。目前许多标准都还未建立,例如工业通讯、工程、IT安全、数字化工厂、设备整合等都还未被纳入整体参考架构中。
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
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战略正在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向传统行业中的深度渗透。工信部于2013年9月发布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中重点提出的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以物联网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型网络化智能生产方式正塑造未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新的服务模式和新业态,推动汽车、飞机、工程装备、家电等传统工业领域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化转型,孕育和推动全球新产业革命的发展。
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气公司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已推出了二十余种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应用产品,涵盖了石油天然气平台监测管理、铁路机车效率分析、提升风电机组电力输出、电力公司配电系统优化、医疗云影像等各个领域。AT&T基于GE的软件平台Predix开发M2M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将通过M2M连接到网络。
例如:物联网应用在智能工厂,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导入物联网的智能工厂,至少可以实现以下五个功能,即:电子工单、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过程可控化、产能精确统计、车间电子看板。通过这五大功能,不但可实现制造过程信息的视觉化,对于生产管理和决策也会产生许多作用。根据物联网在智能工业的产值贡献比例来看,2023年国内物联网在工业需求规模在7821亿元左右。
Ⅳ 物联网工程专业排名前20所大学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要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6物联网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共有333所高校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以下是排名前20的大学,供大家参考!
1、江南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吉林大学
4、北京理工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东南大学
7、北京邮电大学
8、武汉大学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武汉理工大学
11、电子科技大学
12、北京交通大学
13、广东工业大学
14、东北大学
15、河海大学
16、北京科技大学
17、中南大学
18、华中科技大学
19、北京工业大学
20、南京邮电大学
??
陈晟老师:志愿填报专家、高考志愿咨询师、高考导师等多家特邀专家。对我国高考政策有着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高考新政改革,有长达10年的高考咨询经验。擅长以精准的院校定位、便捷的使用方法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Ⅳ 从虚拟现实到物联网 2016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
建筑业为全球数十亿人口提供着生活与工作的场所,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影响也不言而喻。但是,建筑业也是一个在新技术采用方面进化最为缓慢的行业。在过去50年中,一栋建筑的建造流程并没有太大改变。
如今,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加速、环境压力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业的技术变革将不得不加快速度,而这一过程的主题是“智能化”。从虚拟现实到无人机测绘,从3D打印到协作软件,从节能系统到环保建材,建筑业的智能化体现在软硬件领域的全面变革。而我们需要在这些领域进行更为聪明的投资,以推动更多新技术的采用。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智能化的城市规划显得尤其重要,这不只涉及对未来新城市的规划,更不可忽视对已有社区的升级,就像波士顿正在制定的第一个50年规划一样。
与汽车、飞机不断提升的智能化相比,建筑业的智能化同样充满想象空间。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我们每天居住、工作、穿梭其中的建筑空间才是最大的智能终端,而建筑业技术变革带来的新的商业与投资机会也不可忽视。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一由新技术建造的新世界的到来。
参考:
物联网:以新技术建造新世界
http://iot.ofweek.com/2016-04/ART-132216-8120-2909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