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在CSMA中,由于信道传播时延的存在,即使通信双方的站点都没有侦听到载波信号,在发送数据时仍可能会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可能会在检测到介质空闲时同时发送数据,致使冲突发生。尽管CSMA可以发现冲突,但它并没有先知的冲突检测和阻止功能,致使冲突发生频繁。

一种CSMA的改进方案是使发送站点在传输过程中仍继续侦听介质,以检测是否存在冲突。如果两个站点都在某一时间检测到信道是空闲的,并且同时开始传送数据,则它们几乎立刻就会检测到有冲突发生。

如果发生冲突,信道上可以检测到超过发送站点本身发送的载波信号幅度的电磁波,由此判断出冲突的存在。一旦检测到冲突,发送站点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用以通知总线上通信的对方站点,快速地终止被破坏的帧,可以节省时间和带宽。

这种方案就是本节要介绍的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已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1)局域网为何设置介质访问层扩展阅读: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在局域网(LAN)或其他网络中,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AC address,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是您计算机唯一的硬件号。

在局域网(LAN)或其他网络中,介质访问控制地址(MAC address,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是您计算机唯一的硬件号。(在以太网局域网中,它与您的以太网地址相同。)当您从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一个对应表将您的IP地址连到局域网中您计算机的物理(MAC)地址。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通信协议的数据链路层)使用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每个物理设备类型有一个不同的MAC子层。数据链路层(DLC)的另一个子层是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贰』 局域网体系结构分为几层各层起什么作用

分为3层: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物理层局域版网体系结权构中的物理层,主要处理物理链路上传输的比特流,实现比特流的传输与接收、同步前序的产生和删除;建立、维护、撤销物理连接,处理机械、电气和过程的特性。

MAC子层负责介质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即处理局域网中各站点对共享通信介质的争用问题,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通常使用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LLC子层负责屏蔽掉MAC子层的不同实现,将其变成统一的LLC界面,从而向网络层提供一致的服务。

『叁』 局域网最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局域网最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及特点如下: 令牌是一种特殊的帧,用于控制网络结点的发送权,只有持有令牌的结点才能发送数据。1.令牌总线访问控制(Token-Bus)令牌总线的优点在于它的确定性、可调整性及较好的吞吐能力,适用于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或通讯负荷较重的应用环境中,如生产过程控制领域。它的缺点在于它的复杂性和时间开销较大,结点可能要等待多次无效的令牌传送后才能获得令牌。2.令牌环访问控制(Token-Ring) 令牌环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访问方式具有可调整性和确定性,且每个结点具有同等的介质访问权。同时,还提供优先权服务,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它的主要缺点是环维护复杂,实现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