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移动的企业精神是什么

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精神
---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健康向上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动力所在。

改革创新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就是要锐意进取,不断变革,积极推陈出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推进改革和进行创新是推动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实现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必须以变应变,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要保持企业高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中国移动通信"创世界一流通信企?quot;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只争朝夕精神

坚持只争朝夕的精神:第一是快速行动。在企业发展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市场反应速度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基本素质。不断加快工作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中国移动通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是崇尚实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坐等,不空谈,踏踏实实地创造性开展工作。第三是讲求效率。效率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要转变作风,克服官僚主义,精兵简政,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目的。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练就快速高效的应变能力,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领先时代潮流的豪迈气概。

艰苦创业精神

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是要在困难面前保持永不退缩、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甘于吃苦、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和永不满足、追求上进的进取精神。以创业的精神去开创我们的事业,以创业的精神鼓励员工奋发图强,是中国移动通信"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需要。弘扬艰苦创业精神,体现了中国移动通信员工爱拼搏,讲奉献,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优良精神风貌。

团队合作精神

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追求优良的业绩。通过团队合作,将互补的技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其效能将超过团队中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使得整个团队在更大范围内去应对多方面的挑战,使企业更加具有应变能力和灵活性,企业的绩效得以提升。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将有助于个人的成长。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间展开协作和交流,相互传授技能和经验,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更大的进步。

2. 中国移动通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什么

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

(一)缘起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坤厚载物”的责任感,“健行不息”的自强心,一直是浸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深层的人文精神,并成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强劲动力。

从中国移动人迈出勇敢而坚实的第一步开始,踏实勤勉地承担责任、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就成为我们永恒不移的两条精神主线,它贯穿于我们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迹——搭建无数基站、建成数万公里传输、打造精品网络、提供一流服务、塑造优质品牌……在中国移动点点滴滴的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透过历史的沉淀,珍惜并传承担当责任的胸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对过往岁月的致礼和历经光荣的继承。

在当今这个日行千里的世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嬗变,使得电信行业面临着竞争日益全球化、技术不断更新、消费市场需求日趋复杂等诸多挑战。拥有承担责任的胸襟和追求卓越的勇气,是时代对中国移动的要求,更是中国移动把握当前机遇,发挥竞争优势,持续保持领先的自主选择。这也同时意味着,在竞争更加激烈和多元的未来,中国移动必将一如既往地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坤厚无私为舵,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进取为桨,去承载并实现中国移动基业长青、奉献社会、助力人类文明进步的梦想。从这种意义上说,“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正是中国移动内在信仰与精神的最佳体现。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价值理念成于千年、相辅相生。“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表达言简而意赅,寓意深远而旷达,既传承了中华悠久历史当中“身、国、天下”的深厚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沉积的文明,又彰显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社会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反映了文化体系的特色核心内涵,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远大信仰,表达了中国移动人的理想和胸襟,融合了中国移动人的现代发展理念,是我们胸中神圣责任感的承载和我们追求卓越情结的传述。

(二)内涵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正德厚生

“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是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

“德”指对个体品性、修养、行为的要求和标准,“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指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要求,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表达了个体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生”指社会民生,甚至一切生命,“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正德”强调个体责任和对自我的约束,“厚生”强调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奉献。“正德厚生”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移动现代的企业精神,从精神层面上体现了中国移动人渴望担负重任的自我定位和选择。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中国移动的员工要以“责任”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移动在全集团倡导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鼓励承担责任的自觉行为。中国移动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自身与用户、政府、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员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是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企业通过承担责任对自身价值的彰显。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社会责任宣言。中国移动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将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关怀社会民生,关注民众福祉,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中国移动将关注并尽力满足人与社会的合理愿望和切实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分享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更为丰富便捷的高品质生活,使不断创新的科技成果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展现了中国移动长远的眼光和笃实的志向。

臻于至善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者甚众的事业理念,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止”是“到达”的意思。“臻”也是“到达”的意思,同时“臻”还有“不断趋向、不断接近”的意思,用“臻”取代“止”表达了一种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永不停息的精神。“至善”,即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臻于至善”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争取成为公认成功典范的自我定位。

“臻于至善”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状态。中国移动“臻于至善”的进程,是一个不断进取、上下求索、开拓创新、自我超越的持续提升过程,最终将引领中国移动成为其他企业学习和追赶的标杆。

“臻于至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按照事物内在的标准力求达到极致的境界。追求至善至美是中国移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内在驱动。意味着中国移动将以无畏的精神追求完美和极致,不留恋于历史的辉煌,敢于直面未来的竞争,在更大的地域范畴,在无限的技术领域,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不断创造历史的辉煌和高度。

“臻于至善”是一种位势,是一种站位领先的气势。它宣示了中国移动在未来通信行业乃至全球产业界的自我定位,那就是要力争在全球企业中站位领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同业乃至所有企业所公认的典范。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是在中国移动企业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的灵魂,它体现了中国移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和责任意识,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斗志和卓越精神。

(三)承诺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中国移动以承担责任的胸怀、追求卓越的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向客户、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社会公众郑重承诺:

对客户的承诺:做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的移动信息专家。中国移动以创造卓越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为永恒目标,以客户导向为经营原则。未来用户需求的重心将由“通信产品”延伸到“信息服务”,这不仅意味着需求的领域得到拓展,更意味着需求的层次得到深化。中国移动将主动适应新需求、新竞争、新环境,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高效的流程,去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及时、充分、持续地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以“专家”的精神开创品质卓越的移动信息服务,为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助力添彩。

对投资者的承诺: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中国移动自创始之日起,就坚持以诚信为本,高度尊重所有投资人的权益,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投资人的委托,信息公正透明,遵纪守法,建立并遵循有效的治理结构。中国移动将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创造和保持优良业绩,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领先地位,确保企业的保值、增值,回报投资者长远利益,通过增强股东的信心,赢得股东的信任。

对员工的承诺: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没有人心的凝聚,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中国移动始终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眼光,充分关注人的价值与差异,以尊重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和核心,最大限度地理解、关爱、信任和提升员工,营造员工合适的发展空间,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发挥所长,为企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大价值。

对合作伙伴的承诺:成为引领产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现代产业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个体竞争转变为价值链之间的整体竞争,产业价值链的综合实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移动将建立互惠共赢的商务机制,与价值链各环节的广泛合作,建立紧密互动的沟通机制,巩固和发展产业共同体间健康和谐的伙伴关系,组建业界最为强大、牢固的产业联盟,以卓越的领导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推动“无限通信世界”的形成,引领、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对同业者的承诺:成为促进良性竞争、推动共同发展的主导运营商。中国移动充分尊重业内同行,遵守竞争规则。中国移动将同业者视为相互促进的产业伙伴,始终本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电信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框架之下,与之展开积极、富有建设性的竞争。我们承诺,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手段及公开透明的沟通解决机制,与同业者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建立一个公正有序的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升行业整体价值,实现同行间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对社会的承诺:做优秀企业公民。“企业公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在寻求自我超越、获得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中国移动始终从全局着想,以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为企业行为的依据和目标。中国移动承诺始终争做品格健全、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公民,在承担好基本商业责任、确保通信畅通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以永不停息的事业追求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服务和谐社会。

3. 中国联通是怎么实行创新改革的

就在十年前,中国的电信市场还是相当封闭的.如果没有联通,或者联通在竞争中失败了,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恐怕不可能享受到今天优质,多元化的移动电信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周汉华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电信业改革的起点是以中国联通的成立,引入移动领域的竞争为标志的."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联通的成立是我国电信行业深化改革,打破垄断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电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移动领域的竞争,不但改变了中国电信业的面貌,为电信用户带来了可见的实惠,也为中国电信业的全面开放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面对有着几十年根基的强大对手,要成为与之旗鼓相当并独具特色的竞争主体谈何容易!最初的日子里,联通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为刻意证明中国电信不是一个垄断寡头而存在的陪衬.

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联通按照"无线起步,移动先行"的发展思路,克服种种困难,于1995年在京,津,沪,穗四城市率先采用国际领先的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建设了国家第二个公用移动通信网,由此打破了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垄断地位,使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革新.此后,中国联通又在国内采用了CDMA技术构建了全球最大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2003年3月28日,在CDMA1X网络开通及"联通无限"(U-max)品牌发布典礼上,联通自豪地宣布其CDMA用户数突破900万.

要打破电信垄断,中国联通从一诞生,就注定要坚定地走创新,开拓,变革之路.中国电信运营业垄断坚冰由此逐渐消融.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使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活力大为增强.竞争提高了效益,竞争激活了市场,电话用户数量剧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大运营商纷纷推出各种新业务,吸引消费者,力争为顾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联通成功的完成了打破垄断的任务,电信业也由此实现了"服务客户,服务社会"的使命.(周雪)

思考之二:引入GSM:关键性的创新

伴随着中国联通的发展,GSM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谈到联通在GSM技术与应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时说:"对于中国GSM网的成长,联通起到了关键的催化剂作用,许多后来被称道的创新都来自于联通."

陈育平回顾历史时认为,1995年6月,是联通公司首先策划采用国际领先的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引领我国移动通信脱离模拟时代,从那以后,才有了GSM网络的大规模构建.联通的GSM网络在两方面的创新,对于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起了先行和推动作用,一个是智能化,另一个是集中统一管理.2000年,联通采用了INAP标准率先在国内建成了第一个移动智能网(当时CAMEL2还不完善);2001年GSM网开通了基于"联通在信"SP短信全国联网业务,实现了网络短信的一点接入全网服务,这些是智能化方面的成果.后来中移动采用BOSS系统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也是受了联通的启发.

在GSM的网络建设方面,中国联通一直都在不断地补充,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如今,无论从网络覆盖,通信质量,服务水平,中国联通GSM网都已经成为一张非常成熟的移动通信网络.但陈育平认为,联通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运营,也导致了它的经费,资源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使他们尽管总是先行者,最后却往往被竞争对手超越.现在,联通正在努力避免"双手互搏",为了让GSM用户能够享受到CDMA网的高速数据业务,中国联通积极推进基于GSM1X的技术方案.2003年9月,GSM1X试验第一阶段取得圆满成功,双模芯片和手机研制初步完成,针对双模手机商用的第二阶段试验也告成功,2004年正式投入商用.
思考之三:新选择:以服务赢市场

至少是五年前,一种普遍的观念还是"移动网络好,服务不好;联通网络不好,但服务好",联通靠服务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一步步地发展壮大了自己,这是很聪明也很有效的竞争手段.当然
,到了今天,联通的网络质量已足以与对手相媲美,竞争手段也更加多样.

4. 手机通讯1G到5G演变史,都经历过哪些阶段

1G:“大哥大”横行

1986年,第一套移动通讯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诞生,采用模拟讯号传输,模拟式为代表在无线传输采用模拟式的FM调制,将介于300Hz到3400Hz的语音转换到高频的载波频率MHz上。此外,1G只能应用在一般语音传输上,且语音品质低、讯号不稳定、涵盖范围也不够全面。

5G:高可靠体验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电联将5G应用场景划分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类。5G呈现出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4G后向演进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