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讯员如何提高稿件采用率

一些提高稿件命中率的“秘诀”:

“秘诀”之一:对号入座

摸准脾性,照单下菜。我们有些人对投稿有一定的误解,认为现在干什么都要凭关系,没有关系,稿子写得再好也没用,肯定中不了。文章投出去没有发表,有多种原因,一是你的文章质量不高;二是虽然质量过关但投错了地方,好比将一篇邮政业务经营的稿件投给了党报党刊。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读者群体,同时也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像在语言文字、定位、受众结构、采稿倾向上都会形成自己的风格。掌握、摸准媒体脾性的办法就是多读、多看,揣摩一下编辑的口味,看客下菜单,命中率就会大大提高。

看准栏目,门当户对。对于基层通讯员来说,要很好地了解报纸有哪些栏目,各栏目需要什么样的文章,编辑的用稿要求是怎样的,看看近来这些栏目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此外,还应对报纸的发稿动态、走向以及下一步的报道热点是什么进行研究,然后看看自己撰写的文章适合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

瞅准时机,趁热打铁或未雨绸缪。在企业开展任何一项活动之前,应先了解活动的主题,搞清楚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心中打好底稿,活动中要仔细观察和认真发掘,活动结束后就能很顺利地写出新闻稿件。要把握好新闻的时效性,否则时效性一过,稿件写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比如在3月学雷锋日、植树节来临之前,你要及时关注企业的活动动态,及时参与、报道,切记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稿子投出去,否则过了这个时间段,编辑手上类似的稿件肯定堆积如山,那你的稿件就有可能被“淹没”。

“秘诀”之二:虚心请教

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新闻稿,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在初稿完成之后,我们要善于向同仁请教、向专业人士请教、向编辑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的每一篇大稿,总要跟领导、专业部门的同事一起推敲,从选题立意到布局谋篇,修改个七八次很正常。一篇稿子如果入不了同事、朋友的眼,怎么能过编辑的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基层通讯员,不要把向编辑请教的过程作为“追稿”、“逼稿”的过程,在虚心请教过程中不要把重点放在稿件能不能发表、什么时候见报上,而是要虚心请教如何才能写得更好。

稿件如果发表了,在激动之余别忘了冷静下来,及时把见报稿件和自己的底稿进行仔细比对,从标题到内容,看一看编辑做了哪些改动。通过学、写、改反复“修炼”,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稿件的采用率肯定也会随之提高。

“秘诀”之三:找到特色

每次下笔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所要写的对象到底有没有新闻价值,如果不弄清楚这点,就算你花费了再多的心血,稿件投出去估计“沉海”的几率也会很大。企业做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它的目的性,而这个目的性往往都是围绕当前工作的热点、焦点所展开的,因此,在写新闻稿时不但要真实描述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要不断地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并且在稿件中要明确点出,这样才能避免写出来的稿件流于形式、缺少内涵,影响稿件的采用。

要善于利用新闻图片。新闻图片是会说话的报道,一张交代清楚、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再配几句简短的解说,很容易得到编辑的青睐和读者的喜爱。

“秘诀”之四:标新立异

邮政虽然专业性强,但我们开展的许多服务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跳出邮政的圈子,善于从邮政同社会生活的接触点上做文章,就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如“家报”3月30日第1894期6版的《一份“复印报”十分暖人心》这篇报道,从张大爷收到一份经复印的报纸而引出了一个受到表扬的故事。这样写,角度新颖,就很容易上报。

同一题材的新闻,你写我写大家写,难免落入俗套,但有时我们只需换个角度,就可以耳目一新。因此,我们在写一篇新闻之前,一定要仔细揣摩,选准报道角度,将最具价值的亮点拎出来,切忌面面俱到。尤其是标题要精。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文眼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稿件的采用率。我们基层通讯员向报纸投稿,给编辑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而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当然,标题怎样才算好,每个人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三点是最基本的:一是要贴切、醒目、生动;二是要短一些、简洁一些;三是要有个性,切忌人云亦云。

总之,只要平时多写、多练,就能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就能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干出好成绩。

您的点赞是对我的回答最大的肯定。
手机提问者如果满意,请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谢谢!

2. 通讯怎么写 通讯的格式是什么样的 急用 哪位好心人帮帮我啊 (显示范文,越快越好!)

通讯是新闻体裁中最主要的一种,而校园记者在通讯写作中,主要碰到的还是人物通讯,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写作人物通讯的浅薄看法。

首先还是应该阅读一些优秀的人物通讯,诸如……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受感染。先要模仿着写。范本一定要找优秀的。读了后能让自己潸然泪下的,应该称得上优秀的作品。从阅读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层次、语言特色、背景资料的穿插等技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看多了优秀人物通讯,能够耳濡目染,吸收借鉴,自成体系。

在采访时,也有几点要注意。一是要注意观察细节。二是留心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三是全面的了解采访对象,不囿于采访他本人,从对他的家人、同事、朋友的采访中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有一点,一下要牢记,采访了解的材料越丰富,越有利于写作的顺利完成。

在写作中,应先从繁杂的材料中提炼中心思想(主题),确定中心思想后,进一步思考打算怎么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叙写。大致可分为几个版块,把小标题拟好。小标题定好后,基本就可以开始写了,用事实来论证小标题,同时穿插人的背景。这样写好后只能算是初稿。

写好后精心打磨也是很有必要的。哪些地方细节不够细,哪些地方语言不够感人,哪些地方文法有误,都要精心修改,直到自己感动为止,自己写的作品连自己都不能感动,怎么去感动他人呢?

写人物通讯还有一个关键是要真实。通讯是新闻体裁之一,无论是哪种新闻语言,都讲求真实可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通讯不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可以尽力渲染、铺陈,但人物通讯不可以。“历中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要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但一定不能忘了,我们是在叙写历史,任意涂改、抹杀历史真实的人是会遭人唾弃的

3. 如何写好通讯报道

如何写好通讯报道稿件

结合自己从事多年文字工作经验谈一点对“如何写好企业通讯报道稿件”的体会和认识,以期为正准备和刚刚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的新同志引引路,也算抛砖引玉,为企业通讯报道工作搭建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
在基层干内勤的人员一提起写文章,就“谈虎色变”。事实上,写东西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下工夫,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勤练,多写,都会有提高。但要写好企业通讯报道稿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做好文章素材的收集工作,切不可急于动笔。
写东西太急,拿起来就写,没有足够的素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有的甚至连具体时间、地点、事件都没有交待清楚,仅仅用辞藻的华丽是填充不出有血有肉感人的文章的。写文章之前,要针对文章的立意、主题,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过程、起因、结果,甚至于详尽的背景资料,情况掌握的越具体、越深入,文章就越容易写,写出来也更能吸引读者。拿《北京站自动扶梯大修由双上行更换为三上行》为例,由于上报资料中不仅把工程概况、施工流程、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必要情况交代得一清二楚,而且还提供了北京站电梯更换的历史背景、工程施工中处于春运高峰期的北京站日客流量情况,为关心北京站建设的人、广大旅客提供了他们想要了解的信息,使一篇原本反映施工进度的简报,有了看点,也更容易被新闻媒体采用。
第二,就重避轻,就简避繁,才能出精品。
素材收集完后,要有所取舍,不能一股脑地都搬上来,搞“大杂烩”,让人分不出什么味道。要坚持“就重避轻,就简避繁”的原则,前者指的是选材,即从大量繁杂的素材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精挑细选。后者是说,行文的言简意赅,即用简练的话语表达,避免添油加醋,搞“长篇大论”。文如其人,做人写文章培养严谨务实的风格非常重要。为了凑字数或者应付差事写东西的做法,均不可取。此外,要将写通讯报道与文学创作区分开,通讯报道所使用的语言讲究精练,但不排斥优美;重视事实描述,切忌艺术加工。《工地上的“光棍节”》这篇报道,尺度把握得就比较好(参见如下)。
北戴河站改工程指挥部现有职工37人,无一例外都是大丈夫。由于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他们虽说身在北戴河站改一线,距北京不到3个小时车程,竟很难腾工夫回一趟家。如何活跃工地文化生活,保持队伍旺盛的战斗力,让参建员工安家在工地,令党支部书记朱伟成煞费苦心。近日,就在北戴河工程第二阶段既有雨棚、天桥拆除等任务顺利完成的间歇,他们别出心裁,在工地举办了一个“光棍节”。没有诸如“鸳鸯配”之类让人砰然心动的激动场面,贯穿“光棍节”始终的既有线施工安全、线路行车、电务、环保、劳动防护的知识答题及答题后的抽奖,却也不时带给他们无限欢娱。答题中,每次主持人报完题目,都会有多人竞相举手抢答。甚至出现两人为答一个题目争执不下的场面,没辙了,不得以用“石头、剪刀、布”一决高下,引逗得大家发出阵阵笑声……
第三,要做到主题鲜明,一目了然。
凡是文章都讲究有鲜明的主题,通讯报道稿子因其精短,更是如此。文章表达什么,立什么意,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没有明确、鲜明的主题,在采访或收集素材过程中就会忽略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部分。选材如此,行文也然。一般通讯报道都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直入主题,然后再描述,最后点题收尾。其他的写作手法还有如倒叙用事件结果、反响引出主题、插叙在主题描述过程中插入一段特写等,无论什么写作手法,文章长短,都要以主题鲜明为重中之重,让读者一目了然。
第四,写人物通讯要做到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特质。
做到这一点,确实很难,这也是人物通讯最难写之处。举李素丽人物通讯为例,文章通过在公共汽车上的所见所闻,把一名普通公交乘务员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事迹通过一连串的琐碎小事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中的“不平常”、平凡中的“伟大”。如果换一个角度,同样是描述她怎么样不平凡,说她怎样忘我工作,对乘客怎么,遇到乘客的不良行为怎样。缺少了活生生的场景描述,事迹就不够鲜活,感染力就不那么强,表现人物特质也就缺乏深度、不够深刻了。如何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是其中的关键。只有最贴切的、最生活化的,才能生动形象地再现鲜活的人物。通常工作中写的比较多的人物事迹材料,往往被我们无情地格式化了,就是开头某某取得什么成果,然后在罗列几个工程等等完事。这样怎么能把人物活生生地再现出来?写人物事迹讲实事求是,不是不讲生动,更不是照本宣科。要做到生动鲜活,单靠辞藻的修饰,优美的语言,都是不够的;它不能离开生活,只有生活的,才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第五,写通讯报道稿件,重点要把握“精、准、快”三大要素。
所谓精即语言精练,准即反映事实准确无误,快即出稿及时。精、准前面已经谈过。如何做到快,及时将有价值的新闻稿子写出来,一要做到早准备,提早收集相关资料,打好初稿或腹稿;二要练就快笔头,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将稿件整理成文;三、平时下工夫,打底子,可谓“千里之行,始与足下。”
对于文字工作者而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都是必要的。
第六,如何挖掘文章的新闻点,提高上稿率。
记得前年某基层报来一篇关于项目部利用工休组织技术人员学习的稿子,介绍某项目部抓住工程正处于验工决算阶段相对比较空闲这个机会,为干好下一个工程打基础,把年轻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学技术、学规范。从很多项目部每年或长或短都有一定的工闲时间,而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培训的却少之又少这一点出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点。我把稿子编好后,改了个标题《工闲时间忙练兵》发出去,结果刊登在了《中铁工程报》上。从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之后,又有多篇稿子都是这样,发现有新闻点后,就及时改了发出去,如刊登在《首都建设报》上的《住户情急物业排险》的稿子,原稿没有时间,跟笔者联系后加上了时间,以时间为序,以急、险、快为主线,描述救险全过程,突出了救险人员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文章的时效性和可视性。
企业通讯稿子的新闻点还有很多,如抓住“大”事件,领导视察、重点工程建设等;抓住企业改革、管理、技术等领域的“新”举措,推行新的管理机制、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工艺、新材料等;抓住企业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新”业绩,承揽任务、工程封顶、竣工、获奖等;抓住企业涌现出的典型人物、管理经验;抓住员工身边的“小”故事等等。
此外,提高上稿率,还要注意细心研究报纸各栏目的特点,投稿做到有的放矢;注意简报与新闻稿子写作上的区别,使稿子满足新闻稿子所要达到的读者范围。
最后,谈谈如何对待基层通讯员稿件这个话题。
如何对待基层通讯员稿件?目前,大多企业基层通讯员都是兼职,写稿子很辛苦。认真对待他们的稿子,既是对企业通讯报道工作负责,也是对从事通讯报道这个工作岗位负责,同时也是对基层通讯员劳动成果负责。要负起这三个方面的责任,必须做到认真审稿,就稿件中存在的不足,积极与通讯员保持联系,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以达到本单位简报和对外通讯报道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些,不仅可以提高基层通讯员的上稿率,对提高通讯员组稿积极性也是一种促进。目前,有部分基层单位相继出台了通讯员组稿奖励机制,以此调动通讯员写稿、投稿积极性,做法很好,但加强企业通讯报道工作同时还要在加快基层通讯员网络化建设、加大通讯员培训力度、提高通讯员稿件质量等方面下功夫,这才是关键所在。

4. 通讯怎么写

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特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文体。它的表现形式较多,如一般通讯、特写、速写,还有访问记、侧记、记谈、札记、散记、巡礼、见闻等等,大体皆可以归入通讯一类。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常见通讯简 介与实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小通讯
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不能写得人物繁多,场面太大,枝节横生,否则就失去“小”的特点。
例文:
我省2007年度“助学工程”受助生确定

150名大学生每人获助2万元,100名高中"宏志班"学生每人获助9000元

本报讯(通讯员安立新记者荣肖磊)我省“助学工程”2007年度受助大学生、高中生资助对象已经确定:王海蛟等150名大学生每人将获得资助2万元,分4个学年拨付,每年5000元;尹笑等100名高中生将分别到保定一中和沧州二中两所省高中“宏志班”就读,每人每学年资助3000元,3年共获得资助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