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发展军事卫星通信方面有哪些做法

英国最初曾打算在2005年就首次发射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天网”5,以替代第二代“天网”4,完成2020年前的军事通信任务。卫星寿命为至少14年。该计划一度被英、法、德的“三国军事卫星通信”计划所替代,后者的总费用约为26亿美元,由3~4颗卫星组成星座,拟在2004年以后发射。由于经费问题(当时各国的军事航天预算都在削减),“三国军事卫星通信”计划最终没有正式获得批准。另外,出于军事和政治考虑,各国也更愿意建立和维持自己独立的系统

与民用通信卫星相比,军用通信卫星除具有一般通信卫星所具有的通信距离远、容量大、质量高、寿命长、覆盖区域广等优点外,还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数据处理快、可靠性高、灵活机动和具有核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等特点。所以技高一筹。军用系统比同等容量商业系统的费用平均高出10%。20%,差别并不大,而且具有商业系统不可比拟的防止敌方蓄意破坏的能力。

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维持一定的独立军事通信能力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军事行动的通信高峰期更是如此,否则将会陷入四处求援、看别人脸色的尴尬境地,大大降低军事行动能力和效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英国和法国等又独立发展起各自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但在做法上又有所不同。

目前,在发展军事卫星通信方面,有三种做法:一是建立和维持自己独立的专用军事卫星通信网。采用这种做法的最多,如“天网”1~4和法国2005~2006年发射的“锡拉库斯”3A和3B军用通信卫星。二是购买或租用商业卫星的容量,典型例子是美国的“租赁卫星”。三是维持一定的专用军事卫星通信能力,同时将不重要或密级不高的通信业务下放给商业卫星通信系统。

“天网”5就采用了这种新的运营模式,主要原因是迫于经济上的压力,需要削减军费开支,裁减人员,提高运作效率。

英国军方将商业上的竞争机制和管理经验引入到了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营中。皇家空军澳科罕戈基地是英国最大的军用通信卫星测控站,管理着“天网”系列卫星,还代表北约运行着2颗“纳托”4军用通信卫星。该中心使用合同雇员代替军人操作,合同雇员已占总人员的1/3以上。商业竞争机制的引入能使每年的开支降低20%。这可以说是世纪之交英国探索军用卫星通信经营方式的尝试。

其实,英国政府早在2001年7月就决定,改变原来的“天网”5计划,转而采用“私人融资计划”(PFI)方式。即从私人商业卫星经营公司购买军用通信服务。英国国防部认为PFI方式是可行的,并发出了PFI招标。实际上,“天网”5计划正是以PFI方式才起死回生的。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的第五章 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和军用输油、

输水管道的保护
第二十七条 军事设施保护法所称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包括:
(一)架空线路:电杆(杆塔)、电线(缆),变压器、配电室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二)埋设线路:地下、水底电(光)缆,管道、检查井、标石、水线标志牌,无人值守载波增音站,电缆充气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三)无线线路:无人值守微波站、微波无源反射板、各类无线电固定台(站)天线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第二十八条 军事设施保护法所称军用输油、输水管道,是指专供军队使用的地面或者地下、水下输油、输水管道和管道沿线的加压站、计量站、处理场、油库、阀室、标志物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第二十九条 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和军用输油、输水管道(以下简称军用管线)管理单位,应当加强维护管理工作,坚持巡查和测试检查制度;必要时,可以组织武装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驻地军事机关,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军用管线沿线群众实行军民联防护线,采取委托看管、分段负责等形式,保护军用管线的安全。
第三十一条 地下军用管线应当设立路由标石或者永久性标志,易遭损坏的路段(部位)应当设置标志牌。水下军用管线应当在海图上标明。
第三十二条 军用管线的具体保护要求以及军用管线与其他设施相互妨碍的处理,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㈢ 通信兵是个什么样的兵种

通信兵

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专业兵种。一般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术保障、无线电通信对抗、航空兵导航、军邮等专业部队、分队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保障军队畅通的通信联络;进行无线电通信干扰和反干扰;组织实施海区观通、航空兵导航勤务和野战军邮勤务。通信兵对保障军队指挥和完成各项任务具有重大作用。
通信兵是随着战争的出现,为适应军队作战指挥的需要而逐渐成为军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指挥军队作战的通信工具有旗、鼓、角、金等,并配有专司击鼓、鸣金、挥旗、传令的人员,还建有烽火台、驿站等通信设施,利用烟、火、鼓声、快马等以接力的方式进行远距离通信。随着电信工业的发展,军队中逐渐有了电信装备,组建了通信分队。俄国军队于 1851年组建电报连,1899年组建无线电通信队。美国军队在19世纪60年代建立了通信兵。英国军队的通信兵部队原属工程兵建制,1920年成为独立的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27年创建时就组建了有线电通信、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分队,1931年 1月建立了第一个无线电队,1934年1月中央军委成立了通信联络局,并逐渐在各部队组建了通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信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健全了各级领导机构,扩建了部队。
现代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通信兵建设,在各军种、兵种中都编有通信兵。各国陆军的军以上部队中通常编有通信团或旅,步兵师、团、营、连中通常编有通信营、连、排、班,并且在军、师、团各级司令部中设有通信业务部门。
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专业兵种。通常包括通信、通信工程、无线电通信对抗、航空兵导航和军邮等专业部队、分队。主要任务是保障军队指挥和武器控制的通信联络,组织实施无线电通信对抗、航空兵导航和野战军邮等。它对保障军队指挥和完成各项任务具有重大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通信兵是在革命战争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就编有运动通信、简易信号通信和有线电通信分队。1931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了第一个无线电队,继而开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信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健全领导机构,统一全军通信兵部队、分队的编制,扩建通信部队和通信院校,改善通信设备和器材,组建通信科学研究机构,在军队建设和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历次作战中胜利地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中都编有通信兵。美国在1863年组建通信兵,英国通信兵于1920年从工兵中分出来,成为独立的兵种,法国在20世纪中叶组建通信兵。随着现代武器装备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的军队正在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通信网络把作战指挥、武器控制、情报处理、后勤保障紧密连结起来,构成军队自动化通信系统,同时进一步改善领导管理体制,建设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先进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通信部队、分队,以完成各种情况下的军事通信任务。

㈣ 通信兵是干什么的

主要是负责军队里通信任务的兵种。
在古代从战争发生以后就随之产生了专这种兵种,主要是属传递军情,而且有了相对专业的机构和人员,保证战场的第一手情报让军队统帅掌握,影响战争的走向。
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就是通信兵的一个著名事例,战国时期又把烽火台改为边亭,由当地的郡守和县令监管,到了清朝以后,出现了邮驿这种专供通信兵休息的官方驿站,使得通信日趋完善,后来的工业革命后,这种费时费力的传递因为效率低被新型的电子信息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