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通信技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到2004年9月底,全球在3G核心频段发放120张许可证。核心频段有FDD(频分双工)和TDD(时分双工)两种方式。在120张许可证中,FDD+TDD组合方式有100张,大多数欧洲的运营商都采用这种形式。从技术角度看,采用WCDMA技术的共116张许可证,其中有19个国家的38个网络已商用的,用户数为1060万;采用TDD技术的有101张,目前尚未有商用网络;采用cdma2000技术的有3张,目前尚未有商用网络,但在原有频段升级到cdma2000 1x和1x EV-DO/1x EV-DV的约有80个商用网络,cdma2000用户为1.13亿,EV-DO用户930万。

由统计数字看出,cdma2000 1x发展迅速,已经在全球大规模商用。其原因得益于技术的成熟性以及能后向兼容,但目前运营商仍在2G网络的频段上运营,全球尚未有3G核心频段的网络运营。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移动增值业务的开展,支持更高数据吞吐量(2.4Mbps)的cdma2000 1x EV-DO的商用运营商由2003年底的5个增加到目前的10个,用户达到930万,90%以上的用户集中在韩国

2. 急需中国通信行业的现状和规模

中国通信业发展现状
1、通信业连续十几年保持快速发展,业务量、业务收入和用户总数持续快速增长。
1978年以来通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全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2198.9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通信业务收入6373.7亿元,同比增长11.3%,通信行业增加值完成4159.6亿元,同比增长12.0%。电信业实现了向世界第一大网的跨越,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达7.4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达1.11亿人;一个覆盖全国、连通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现代电信网已基本形成;长途传输、本地交换、移动电信全部实现数字化。回顾我国电信发展史,从1882年开通第一部电话起到1992年的1000万用户,经历了110年的漫长岁月,而从1000万户到1998年的1亿户只用了6年时间,此后到2亿户用了两年,从2亿户到2005年的7亿多户,也只用了短短5年的时间,整体水平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跨越。
2通信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建立。
以信产部成立为标志,国家对电信业实施了政企分开、破除垄断、引入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改革,电信业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由垄断经营向竞争开放的转变。我国基础电信企业有6家,增值电信企业数量有较大增加,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业务、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的格局。电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
3各运营企业转变观念、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电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服务意识有了很大改变,逐步由规模竞争转向效益竞争。由适应需求过渡到积极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并创造消费需求,开拓市场与创造市场相结合,并且更注重于创造市场。中国移动的GPRS、WAP;中国联通的“红莓”电邮业务等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运营商更多的是考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确立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目标并提供一体化的信息解决方案,通过对信息服务链的各环节的整合,设计出最佳的商业模式。这方面的最新尝试是网通推出的“2008HOTEL奥运宽带酒店”。
4电信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形成和完善。
竞争越充分,市场越开放,就越需要政府依法加强管制;而政府管制越是科学、规范,就越能促进有效竞争和有序竞争的形成,使市场逐渐成熟与繁荣。1998年以来,政府陆续颁布了《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和《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信产部先后发布了20余件配套规章,为电信业开放市场、促进竞争、加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5增量不增收。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价值量小,增量不增收。以2004年为例,2004年1-2月通信业务总量为1434.0亿元,同比增长45.3%;通信业务收入为909.9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电信收入增长15.3%。业务总量的增长并未带来收入的同步增长,“增量不增收”的问题非常突出。
6从我国通信行业的国际发展竞争力看,我国的人均通信水平距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差较远,各项普及指标仍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通信领域监管手段薄弱,竞争还不够规范。
通信业务量规模和业务收入预测

通信业务总量规模预测
(1)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首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预测。本文从邮电通信业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设计解释变量。需求方面的解释变量分别为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I,城镇人口数PO,供给方面为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I,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从业人员数EM(从统计年鉴上无法获得邮电通信行业的从业人数,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从业人员数也能从总体上反映邮电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另外设计了三个虚拟变量D1、D2和D3,分别代表邮电通信行业引入竞争、中国加入WTO以及电信资费下调的影响。其中D1以1999年信息产业部拆分中国电信为分水岭,1999年以前取值为0,以后为1;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以前D2值为0,以后为1;电信资费下调的年份有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5年,D3值为1,其余年份为0。
(2)曲线趋势延伸预测法
1990年到2005年通信业务量的数据的对数对时间做散点图可以发现,其线性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本文采用半对数(线性到对数)模型[5]利用1990年到2005年数据对业务量进行预测,模型为:lnYWL=4.711+0.3276t,t统计值为25.98,R2=0.9797, AR2=0.9782, F=674.7,很好的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据此得到模型二预测值如表2:
表2 曲线趋势延伸法预测的业务量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YWL 25336 34892 48050 66171 91126 (3)两个预测模型的综合
观察表1和表2可以发现,模型一的预测值偏小,模型二的预测值偏大。为了得到更有效的预测结果,本文采用组合预测法对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令w1=∑σ2i2/(∑σ1i2+∑σ2i2),w2=1-w1,w1和w2分别为模型一和模型二预测结果的权重,∑σ1i2,∑σ2i2分别为两模型残差平方和。计算可得w1=0.8,w2=0.2,组合预测结果见表3:
表3通信业务总量的组合预测值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YWL 21042 26547 33170 41231 51175

分电信业务和邮政业务收入预测
根据信息产业部提供的分电信和邮政的业务收入数据( http://www.mii.gov.cn)绘制出业务收入依季度变化的图形,可看出序列有线性增长的长期趋势,有一定的季节性。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的传统分解技术[6]分别对2006年到2010年的电信和邮政业务收入进行预测:假定序列的结构模式为Yt=Xt×St×Ct×εt,然后分解出Xt、St和Ct,最后进行预测。计算步骤如下:
1) 对序列Yt进行移动时段为4的移动平均,其值为XtCt;
2) 将Yt值除以XtCt,分离出季节因素与随机因素Stεt;
3) 计算各季度的平均值Stεt,从Stεt序列中消除随机性,分离出季节因素;
4) 求出长期趋势Xt与循环因素Ct。以电信业务收入数据为例,用线性趋势方程估计长期趋势Xt,用最小二乘法得到Xt=36t+925(t统计值为13.81,R2=0.932,F=190.77);以XtCt除以Xt,就分离出Ct;
5) 进行预测Yt=Xt×St×Ct,εt不能预测,Ct值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历史值判断,估计为0.99。
预测结果见表4。
表4电信业务和邮政业务收入预测值(亿元)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电信业务收入 6336 6909 7483 8056 8629
邮政业务收入 586 607 628 649 670

3. 通信设备的中国通讯设备行业现状

2012年中国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概况
据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情况显示,2012年中国通信设备出口额达1493亿美元,增长14.8%;进口额为403亿美元,增长26.3%。
数据显示,2012年手机出口额达810亿美元,增长29.1%,在电子信息产品中,其出口额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笔记本电脑,其出口额达1138亿美元,增长7.5%。
总的来说,201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呈小幅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11868亿美元,增长5.1%,增速比上年回落6.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980亿美元,增长5.6%,增速比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进口4888亿美元,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
2012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出口形势好转
2012年全球宏观经济情况不佳,尤其是欧美经济表现较差。但从四季度来看,经济情况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苗头一表现在通信设备行业,则是出口情况的好转。工信部数据显示,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总额698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11月当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676亿美元,单月出口额创全年新高,增长9.2%。从主要行业来看,出口增速差别较大,通信设备行业出口增长最快,12年出口额1493亿美元,增长14.8%,较前三季度回升2.4个百分点。

要产品方面,手机出口在经历7月份的负增长后,环比回升明显。对讲机在进入下半年后,出口增长也十分显著。
中国电信行业主设备2013年上半年回暖
尽管主设备商2012年业绩不佳,但在公布的年报中均表达了对未来乐观的预期。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运营商资本开支将有所好转,我们认为通信设备行业能够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而逐步回暖,而LTE将成为行业好转的驱动力。

4. 浅谈通信行业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对现实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一、当前我国通信行业服务现状。
通信行业的适用性、广泛性与影响力不言而喻,但其当前的服务现状却不容乐观。通信行业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善,如:出现互连互通的问题、出现连而不通的问题、接通时出现通讯不畅的问题;各通信企业、公司存在恶性竞争,时常引爆堪称疯狂的价格战,某些贪图便宜的民众购卖价廉通信商品后,当价格战告一段落之时,又依仗最终解释权而将服务“合理”改革;某些黑心公司“巧妙”的设置了增值服务,不合理的乱收费等。

二、新时期通信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空间。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促使现代通信行业进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融合,新的通讯产品不断出现和升级,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近年来,我国在通信行业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为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三网融合力度的不断扩大,其在我国通信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先后颁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为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
(三)在经受了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后,我国经济恢复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济支持。在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都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使得我国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的同时,也推动了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通信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将其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加快信息技术与工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正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为有效的方式。

三、改善我国通信行业服务质量的相关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若想提高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首先必须要提升、优化内部员工的思想观念。对于公司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需严格提高,使管理人员明白服务质量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关键。与此同时,应将一切为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无论是公司一线服务人员或各部门的内部人员,都需要树立良好、正确的服务理念,将客户的满意程度视为衡量自己工作绩效的标准,从而统一全体员工的正确服务思想观念,并在各方面的服务上做好本职工作。唯有优质、让客户满意的服务质量才能够吸引大量的客户再次光顾,为公司赢得循环性利润来源。 (二)用心理解客户,及时反思、检讨。
通信行业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客户对通信行业服务质量的衡量是一种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思索客户所需要的是何种服务,怎样才能够加以改善,以致全面满足客户的要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一切服务的前提都应当以客户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力求做到细致入微,让客户在心理上满意。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高层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的双向沟通及扁平化服务管理等方式,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加以完善。
(三)统一整合、完善一线服务流程。
鉴于直接与客户沟通的一线服务人员工作量大,不仅要面对诸多不同的客户,还要努力学习企业各项业务知识等,因此,若要全面提升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必须统一整合、完善一线服务流程。最好将一线工作人员明确分工,设置专人专门与客户沟通;另设置业务咨询,专门为客户提供讲解企业项目内容等。只有分工明确,完善一线服务流程,减轻一线员工的工作压力,员工才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服务客户。至于一线管理人员,应避免多头管理这一弊端,独设一人为前台主管即可,所有服务营销的指令均由一位主管人员或一个部门下达。
(四)保证服务质量的标准与实际质量一致。
要确保服务质量的标准与实际服务质量一致,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服务规范与业务素质的培训来达到要求。优质的服务出自优秀的员工,因此,要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将提高服务质量的标准深刻融入服务人员的意识当中,从而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此外,服务营销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专门的服务监控机制,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加强企业员工的服务质量管理。
(五)保证实际服务内容的真确性。
任何企业唯有在客户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才能够长久的以诚信立足于客户的心目中。因此,企业在宣传、广告时,应实事求是,不发布虚假的宣传,过度夸张的宣传同样会被公众视之为“造假”。因此,在发布广告或进行宣传时,应尊重客户的知情权,不仅宣传自己企业或产品的优点,同时也不应完全掩盖自己企业或产品的缺点,使客户后知后觉,留下负面印象。通信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应从平时便加强对员工素养的培训,全面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的整体思想观念与服务意识,力求使企业各部门相辅相承,优化各项业务与服务的流程,才能够真正提高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5. 今年通信行业怎么样,未来有好的前景吗

2018年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回顾2018,市场表现良好,业绩与涨幅背离。通信(申万)指数于2018年全年累计下跌21.67%,受贸易争端影响,于10月份一度下跌41.58%,但随着5G主题不断发酵的带动下,全年来看,通信行业涨幅排名第三;业绩层面,板块的Q3的净利润增速排名倒数第一,扣除中兴、联通的影响,板块净利润增速排第11名,与市场表现呈现显著背离。

板块净利润环比改善,板块估值达到近五年最低区域。2018年Q2和Q3,通信板块的净利润环比增速均位于28个申万一级行业前列;估值方面,通信板块于12月28日P/E达到35倍,达到近五年的最低区域。伴随着未来5G的建设,这种五年以来的极低估值以及相对明显的盈利趋势铸造的板块业绩改善拐点,使得通信板块的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为3.03亿户,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数为9.25亿户,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约3.15亿户,三家共计拥有15.43亿。

截止2018年11月,电信用户规模已达到15.6亿,其中4G用户超过11.6亿,2G/3G清退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对于第二卡槽的争夺将是运营商的重点。

2018年1-11月,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57844亿元,同比增长139.2%;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1981亿元,同比增长2.9%。通信业依旧“双增”平稳,11个月近三倍完成工信部定调的预期目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信业务量收剪刀差已经达到48倍。

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15倍,今年手机上网流量616亿GB,同比增长204.90%,呈“井喷式”发展。但在激烈价格战的背景下,这不意味着流量消费带来了通信行业的收入增加。

报告特别分析指出,在2018年短信业务结束了7年负增长局面,1-11月短信业务量为7411.7亿元,实现8%的正增长。在类别上,点对点短信业务占比逐年下滑,目前占比不到20%;主要是企业短信增长,诸如服务登陆、身份验证等,成为短信业务由亏转增关键。

5G产业价值凸显,带来四大技术侧投资机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在我国,5G部署进程取决于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推进计划。根据中国移动最新发布的5G推进时间表,2017-2018年进行技术试验,2018-2019年进行规模试验和预商用网络,2020年实现5G的商用。

5G时代推动通信技术服务业发展,产业投资价值凸显。通信技术服务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网络工程服务、网络维护服务、网路优化服务以及相关系统解决方案,最终目的是为运营商提供一个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并为其业务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通信变革时代,未来5G网络的建立必须经历通信技术服务所包含的这几个环节,因此未来通信技术产业业务量有望爆发,产业大有可为。

5G技术主要是为满足不同场景的不同网络需求,包括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4个场景技术,目前发展出了新的无线侧和网络侧的关键技术。从技术侧来看,5G带来的投资机会如下。

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大规模天线阵列在现有多天线基础上通过增加天线数可支持数十个独立的空间数据流,将数倍提升多用户系统的频谱效率,对满足5G系统容量与速率需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5G重要的一项技术,该中主要用于宏覆盖、高层建筑、室内外热点及链路回传等。该项主要定位于对天线及射频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企业。

超密集组网技术:通过更加密集的基础设施部署,实现容量百倍级的提升。应对的主要场景为校园、密集小区、大型集会、体育场等。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小区资源而增加容量。由于这一系列场景均为人流量巨大、数据量需求巨大的热点场景,需通过大量布放WLAN设备于5G覆盖进行融合。

新型多址技术:由于5G网络的特点是万物联网,所以就需要设备具有支持海量设备连接的能力。以SCMA/PDMA/MUSA为代表的新型多址技术通过多用户信息在相同资源上的叠加传输,在接受侧利用先进的算法分离多用户信息,可以有效提升频谱效率和增加系统接入容量。

全频谱接入:全频谱接入涉及6GHz以下的低频段和6GHz以上高频段,低频段为5G核心频段,解决无缝覆盖,高频为辅助频段,解决速率提升。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主要在6GHZ以上的高频段上。其中一个方向为高频器件的研发,目前6-100GHz的器件在微波产品中相对成熟,其中工作4GHz/23GHz/28GHz和V、E波段的微波产品已经商用,但用于5G高频蜂窝组网的现阶段主要重点研究的频段(6GHz/15GHz/18GHz/38GHz/45GHz/60GHz/72GHz)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突破。

2019年中国通信行业投资策略

随着运营商资本开支的触底回升,我们看好通信行业2019年的表现。2019年将开展5G试商用,整个通信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初步释放;并且,2019年运营商有望实现试商用的规模化集采,一方面,通过试商用进一步催熟技术应用和相关产业链公司,另一方面,通过集采可以进一步确定相关厂商未来的参与格局。我们看好通信5G板块的通信主设备商中兴通讯,国内PCB龙头厂商深南电路,以及国内天线设备龙头厂商通宇通讯。

6. 简要论述下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200字左右!

随着社会的进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而且越来越不满足现状。移动通信技术现状就目前来讲是3G时代,前景是4G时代,人们要求通信技术不仅仅是用来通话,而且还能上网,收发E-mail,传输数据,提供多媒体业务。现存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可怜的9.6 kbit/s的传输速率让我们只能进行语音通信,对数据通信我们实在不敢奢望。如果说无线通信的历史是频率使用效率提高的历史,则移动通信的历史就是频率使用效率提高和用户“位移”扩大的历史。这是符合要实现随时、随地、任何人之间,用任何业务进行通信目标的。众多的复杂的技术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更充分地使用有限的、宝贵的频率资源以及实现更高密度的全球活动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就目前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近年来,中国
移动通信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的移动通
信业也以改革、重组为动力、改善服务质量,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势头。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突飞迅猛进,到2002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的用户数将超过7500万,我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移动电话市场。第二,我国移
动通信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比较大,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也是比较高的,但产业的主体是以
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为主,生产形式是处在散件组装与整机装置阶段(SKD、CKD)。目
前国内具有一定生产能力GSM移动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共27家,其中国内独资企业10家。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以国产程控交换机技术为基础开发
的移动通信交换设备起点高、技术新、并具有组网灵活的特点。第三,其他移动通信系统
发展状况可分为:寻呼系统、无绳电话、集群通信系统、卫星通信设备。
因此,移动通信的下一步是走向容量更大、速率更高、功能更强的4G发展。

7. 企业即时通讯能为企业做什么

企业使用企业即时通讯后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呢? 1、公司使用好的即时通讯首先能统一公司的整体形象,作为企业形象对外展示的新名片,软件拥有企业自己的LOGO和名称等信息。 2、组建企业内部交流平台,一方面可管可控,尽可能杜绝内部消息外泄。另一方面方便公司员工内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的组织架构一目了然,所有员工采用实名制,而QQ/MSN则显得很分散,不方便管理。当有一项紧急任务时需要某团队的人员协同工作时,人们可以通过查看该团队员工的即时通信在线状态,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员工,而不需要盲目地给该组成员一个一个地打电话,看谁能完成该任务; 3、企业即时通讯可以彻底解决QQ/MSN公私难分的困扰,还企业一个纯净的办公环境;据很多企业管理者反应,员工在没有获得企业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个人即时通讯工具,这给企业网络带来了比较大的安全和效率问题,在这种现状下,采用企业级的即时通信平台或软件自然就成为了企业客户最好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了内部员工的沟通习惯,又解决了公司制度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一举两得。 4、实现员工之间的跨地域沟通,节省成本。开支无论是公司总部的员工、外地乃至其他国家分公司的员工,还是出差在外的员工,都可以借助即时通信实现一对一交流、或者多用户会话,其成本比电话要低得多,使用也非常方便。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