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对抗
㈠ 什么是扩频技术
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特点是传输信息所用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
扩频通信技术在发送端以扩频编码进行扩频调制,在收端以相关解调技术收信。由于扩频通信要用扩频编码进行扩频调制发送,而信号接收需要用相同的扩频编码之间的相关解扩才能得到,这就给频率复用和多址通信提供了基础。充分利用不同码型的扩频编码之间的相关特性,分配给不同用户不同的扩频编码,可以区别不同的用户的信号,并且不受其他用户的干扰,实现频率复用。
扩频技术由于其本身具备的优良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其最主要的两个应用领域是军事抗干扰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而跳频系统与直扩系统则分别是在这两个领域应用最多的扩频方式。一般而言,跳频系统主要在军事通信中对抗故意干扰,在卫星通信中也用于保密通信,而直扩系统则主要是一种民用技术。
㈡ 现代通信对抗的手段,技术,战法有哪些
第1章 通信对抗综述
1.1 通信对抗的发展历程
1.1.1 通信对抗是最早使用的电子战武器
1.1.2 现代战争赋予通信对抗新内涵
1.2 通信对抗地位和作用
1.2.1 概述
1.2.2 通信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1.2.3 通信对抗的对象分析
1.2.4 通信对抗的应用
第2章 通信对抗技术
2.1 通信对抗技术体系
2.1.1 通信对抗技术体系结构
2.1.2 通信对抗技术分类
2.2 通信对抗侦察技术
2.2.1 通信侦察概述
2.2.2 通信侦察原理
2.2.3 通信侦察实施
2.2.4 通信侦察的关键技术
2.3 通信对抗测向技术
2.3.1 通信对抗测向的定义和应用
2.3.2 通信测向
2.3.3 通信定位
2.3.4 通信测向和定位的发展
2.4 通信对抗干扰技术
2.4.1 通信干扰概述
2.4.2 通信干扰原理
2.4.3 通信干扰能力
2.4.4 通信干扰效能的检测与评估
2.5 通信对抗天线技术
2.5.1 通信对抗天线概述
2.5.2 常用通信对抗天线
2.5.3 天线性能的测试和评估
第3章 通信对抗装备
3.1 通信对抗装备的发展概述
3.1.1 通信对抗装备发展阶段
3.1.2 通信对抗装备发展状况
3.2 通信对抗装备组成和应用
3.2.1 通信对抗装备分类和组成
3.2.2 通信对抗装备的应用
3.3 通信对抗装备的发展趋势
3.3.1 通信对抗装备发展面临的挑战
3.3.2 通信对抗装备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4章 通信对抗发展
4.1 扩谱通信对抗
4.1.1 扩谱通信概述
4.1.2 跳频通信对抗技术
4.1.3 直扩通信对抗技术
4.2 数据链通信对抗
4.2.1 数据链概述
4.2.2 典型的战术数据链分析
4.2.3 数据链对抗技术
4.3 卫星通信对抗
4.3.1 卫星通信概述
4.3.2 卫星通信对抗技术
4.4 战场网络对抗
4.4.1 战场通信网络概述
4.4.2 战场网络对抗技术
4.5 卫星导航对抗
4.5.1 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4.5.2 卫星导航对抗原理和方法
4.5.3 卫星导航对抗的发展趋势
4.6 敌我识别对抗
4.6.1 敌我识别概述
4.6.2 敌我识别对抗原理和方法
4.7 遥测遥控对抗
4.7.1 遥测遥控概述
4.7.2 遥测遥控对抗的原理和方法
4.7.3 遥测遥控对抗的发展趋势
㈢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号航空母舰卫星通信系统是由哪些组成的
电子设备:1部DRBV-23B对空搜索雷达;1部DRBV-15海面搜索雷达;2部专DRBI-10三坐标海属面搜索雷达;2部DRBC-32C火控雷达;1部DeccaTM-1226导航雷达;1部KelvinHughesType-1006导航雷达;1部TACANSRN-6战术导航雷达;1部NRBA-51助降雷达;ARBB-33电子对抗系统;ARBR-16/17电子侦听;2座SAGAIE干扰发射装置;SENIT8.01作战指挥系统;Link11/14数据链等。
雷达:对空搜索:洛克希德SPS40B,E/F波段,175海里;
对空搜索:洛克希德SPS40B,E/F波段,175海里;
对空/对海搜索:普莱西AWS4,E/F波段;
导航:信号ZW06,I波段;
火控:2部SPG34,I/J波段;
飞机进场控制:斯坎恩特Mil-Par,I波段;
舰员编制:1860~人(军官64人,空勤人员580~人)。
㈣ 抗干扰的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线通信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公用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社会上使用的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数量急剧上升。现代战争中,指挥通信、军事情报、兵器控制都日益依赖于电子设备,特别是无线电设备的支持。信息战和电子战作为一种崭新的作战形式涉及军事领域,开辟了继陆海空战场之后的第四维战场——电磁战场..为了提高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对抗各种形式的干扰,人们采用了各种通信抗干扰技术,保护通信系统在干扰环境下能准确、实时、不间断地传输信息。因此,对通信抗干扰原理和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是很有必要的。一般说,通信抗干扰的基本体系、方法、措施可分为三类:
⑴信号处理。如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其关键参量是作为时间函数的相位;跳频技术(FH-SS)其关键参量是作为时间函数的载频;等等。
⑵空间处理。如采用自适应天线调零技术,当接收端受到干扰时,使其天线方向图零点自动指向干扰方向,以提高通信接收机的信干比。
⑶时间处理。如猝发传输技术,由于通信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暴露的时间很短暂,从而大大降低了被干扰方侦察、截获的概率。
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的就是在已知或预测敌方的干扰手段情况下,在上述技术基础上(当然不排除以后有新的技术类别)选取适当的技术手段来消除或减轻敌方干扰,而使我方需要进行的通信能够延续的一项技术。对敌方的干扰性质,强度、种类、手段、采用的体系,了解得越清楚,采取的措施越有针对性,取得的效果也越好。由于敌方的对抗手段往往是综合的、多变的,有的可能是完全新颖的,所以抗干扰的手段也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的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特点:
⑴对抗性强,技术综合性强,难度高,发展快,某种程度上说是敌我双方智慧和技术的斗争。通信的成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所以此技术对抗性很强。通信抗干扰有了新技术,搞对抗的就想新的对策,反过来也一样,这样就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和难度的提高。
⑵对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高,通信抗干扰必须在战场上实际解决问题。指标高而不可靠或不实用是不能容忍的,其后果不堪设想。
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手段
⑴直接序列(DS)扩频
所谓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直接用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通常是伪随机序列)在发射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使单位频带内的功率变小,即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变低,通信可在信道噪声和热噪声的背景下,使信号淹没在噪声里,敌方很不容易发现有信号存在。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去进行解扩(缩谱),即可把DS扩频信号能量集中,恢复原状,又能把干扰能量分散并抑制掉。因此,该体制的最大特点是信号隐蔽性好,被截收的概率小,抗干扰能力随着码序列的长度增加而加强。通常认为,直扩信号要隐蔽,其码长不能低于32位。DS扩频技术在军事星(Milstar)、租赁卫星(LEASAT)和舰队通信卫星(FLTSATCOM)等军用通信卫星中得到应用。⑵跳频(FH)
所谓跳频,是指用一定码序列去选择的多频率频移键控,使载波频率不断跳变,这是一种以“躲避”方式为主的抗干扰体制。为了对付跟踪式干扰,各国都力图提高跳频速度。20世纪80年代跳频速度一般在200跳/秒左右,目前,跳速可达300~500跳/秒。美国的军事星和舰队通信卫星7号和8号上装有的极高频(EHF)组件,上下行均使用了跳频技术。军事星-2的跳频范围达2GHz带宽。⑶跳时(TH)
跳时是用一定的码序列进行选择的多时片的时移键控,使发射信号在时间轴上跳变。从抑制干扰的角度来看,跳时得益甚少,唯一的优点是在于减少了占空比,一个干扰发射机为取得干扰效果就必须连续发射,因为干扰机不易识破跳时所使用的伪码参数。
⑷各种混合方式
在上述几种基本的抗干扰方式的基础上,可以互相组合,构成各种混合方式。例如FH/DS、DS/TH、FH/TH或DS/FH/TH等。采用两维甚至三维的混合式抗干扰技术体制是国外抗干扰通信发展的一个趋势。例如,将跳频信号用直扩码进行调制的跳频/直扩(FH/DS)混合抗干扰体制,这种体制每一跳频率点均以直扩信号方式出现,直扩信号的特点是其功率谱密度低,敌方难以侦收,即使侦收出来,只要侦收时间超过跳频所需时间,也无法进行跟踪干扰。美国的军事星和舰队通信卫星采用了跳频/直扩混合体制,美国的三军联合战术信息发布系统(JTIDS)就采用跳时、跳频加直扩的三维抗干扰技术体制。
⑸扩展频段,发展微波、毫米波、光通信
美国的国防通信卫星系统(DSCS)、英国的天网(Skynet)和北约(NATO)卫星最初工作在超高频(SHF)(约8GHz)。在90年代,DSCSⅢ为了适应移动通信的需要,增加了UHF频段。而天网4(SkynetⅣ)和北约4(NATOⅣ)除了增加UHF频段外,还增加了用于试验提高抗干扰性的EHF(44GHz)上行信道。美国海军的特高频后续星(UFO)系列从第4颗卫星开始,星上增加了一个与军事星兼容的EHF通信分系统,而且其舰队广播上行链路使用SHF频段。美国的军事星系统使用60GHz的星际链路,由于该频率上大气层的衰减很高,所以星际链路不受地基电子战设备的截收和干扰,而其星地链路在EHF频段(上行44GHz,下行20GHz)。卫星采用光通信时和电波之间不存在干扰问题,而且光通信能实现1Gbit/s以上的大容量卫星通信,美国NASA、欧洲ESA、日本等国正在大力研究光通信技术。
⑹多波束天线和干扰置零技术
美国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的多波束天线(含19个发射波束和61个接收波束)能够根据敏感器探测到的干扰源位置,通过波束形成网络控制每个波束的相对幅度和相位,使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为零。军事星和舰队通信卫星EHF组件都有点波束天线,使点波束之处的干扰很难奏效。
⑺转发器加限幅器抗饱和未采用扩频调制技术等上述技术的透明式线性转发器,其抗干扰性是很弱的,使用常规的干扰样式和与地球站的发射功率相当的干扰功率就可把它推入饱和区,而使它无法正常工作。带有限幅器的转发器,其抗干扰性优于线性转发器。但由于它具有强信号抑制弱信号的作用,只要干扰功率足够大,干扰仍可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