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的北斗卫星兼有通信功能吗

北斗卫星有通信功抄能,而美国GPS没有通信功能。
2011年4月发射第三颗倾斜同步轨道(IGSO)卫星,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形成区域导航定位能力。完成布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具备GPS没有的通讯功能。“北斗”芯片的价格与GPS相当,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导航设备还可能投入到城市疏堵的工作中。
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信、金融、农业、气象、测绘、海洋、地震预报、水文监测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2003年底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预计2010年前后可与目前广泛使用的GPS系统功能相当,具备区域无源导航能力。2020年将基本建立全球卫星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使用。

② 北斗卫星通信有哪些优缺点

1、北斗卫星通信的优点
北斗卫星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广、没有通信盲区、信息加密传输安全。用户终端机分为指挥型用户机和通信型用户机,指挥型用户机可以监收其所有下属用户机的通信数据,并可以向其任一下属用户机发送命令或与其进行数据通信。
2、北斗卫星通信的缺点
北斗卫星通信也有其局限的地方:
(1)单次通信容量有限,民用通信容量仅有100
字节左右;
(2)通信频度受控,民用通信频度在1min
左右;
(3)没有通信回执,可靠通信需要采取相关辅助措施。

③ 什么是北斗卫星通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