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旅行者离地球百亿公里,为何还能操控距离那么远,还有信号

玩过遥控飞机的朋友都知道玩这行比较危险,其一是速度比较高,螺旋桨很锋利,万一伤到人可是大事!其二则可能会炸机,啥意思呢?就是信号不好或者操作不当,航模坠毁!

那些飞向太空的探测器,它们动辄在成百上千的近地轨道上,甚至远达数亿或者上百亿千米的距离,它们又是怎么保证不“炸机”的呢,万一失控又怎么抢救回来呢?

旅行者一号,深空测控通信是怎么保证的?

无线电通信的原理很简单,将声音文字、数据或者图像等信号调制在无线电波中,传输到远方,在通过解码的方式还原,这就成了我们所熟悉的无线电通信!最早的无线电噪音干扰很大,所以摩尔斯将字母用长短音编码的方式防止误码,接收后再按摩尔斯电码还原,其实这应该算是最早的数字通信!

三个测控站的布局和组成

当然再牛逼的深空测控网对旅行者电池耗尽也无计可施,由于旅行者一号的核电池衰减,它已经无法支撑太多的仪器工作,到现在为止,旅行者一号就只能当个信标了,二号还可以下载些数据,比如日球层的相关信息。

旅行者搭载的设备工作状态

深空探测有“炸机”的案例吗?又是怎么抢救回来的?

深空测控失败的案例其实挺多,比如2016年3月14日发射的斯基亚帕雷利火星登陆器,在2016年11月19日登陆火星途中失去联系,不知下落!但“炸机”后被找回来的案例却不多,其中就有最为经典的丝川小行星登陆取样返回的“隼鸟一号”!

丝川小行星

隼鸟号是2003年5月9日发射的小行星探测器,2005年12月9日,在丝川小行星附近因燃料泄漏,姿态失控造成通讯中断(要保持联系,抛物高增益通信天线必须指向地球,全向天线增益太低,根本无法通信)。

隼鸟采样中

原本JAXA以为此次任务已经失败时,却从隼鸟号传来了信号,只是这个信号断断续续,JAXA分析隼鸟号探测器正在翻滚中,但有一段时间抛物面天线是指向地球的,因此根据这短短的时间,分析姿态,注入指令,将隼鸟号从翻滚的状态拯救了回来!

隼鸟号的离子发动机

由于隼鸟号任务多次波折,因此错过了第一次返回,隼鸟号只能等到在返回轨道下一次和地球相交时,终于在2010年6月13日成功返回地球,带回一丢丢肉眼无法见到的丝川小行星尘埃!

喜欢深空探测和离子发动机的朋友可以看看《隼鸟号》,这部电影尽管有些拖沓,但整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仅当科学纪录片来看吧!

『贰』 动物森友会如果一天没找到海盗的通讯器明天海盗还在吗

不会的,海盗吕游的任务只有当天有效,第二天吕游就不见了,所以要及时去海里内找通讯器昂~找到之容后也要在时间变化为第二天之前交给他(动森里边时间刷新是第二天凌晨的5点整),一旦过了这条线就算是做时间旅行者调整时间也没法把物品给到吕游了(吕游刷新)。

注:截图出自网络

『叁』 中国掌握有甚低频对潜通讯技术吗

没有。你说的其实是空中通讯平台接受司令部发送的信息后经过转制,变成专专门的甚低频波段通属讯对浅水区域的潜艇实现不出水面的单向通讯。这个目前只有美国和苏联掌握,并且苏联技术上远远不如美国。英国和法国都是使用美国早就过时的技术。我们目前并没有对潜通讯中继机。话说我们也到现在也就是1艘破烂091和一艘新的094,中继通讯需求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