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写一篇 通信专业调研报告 谁帮我弄一篇 我 可以给100分

调研地点:xx车间 调研人员:xx车间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调研主题: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车间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调研目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车间生产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车间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用“两个保证,一个降低”(千方百计保证产品质量,千方百计保证销售不断货,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来具体指导车间生产,全面保证销售需求,为公司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打好基础。 调研过程:1、车间全体党员(13名)、骨干深入车间实际,对车间工作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收集 2、车间召开党员组织生活,由党员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由车间支部书记李平做最后总结 调研总结: 从2009年3月下旬开始,xx车间按照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并紧紧围绕公司发展和车间生产实际,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对影响车间生产的各项问题进行了集中梳理,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根据多次的党员组织生活的交流总结,现将调研报告总结如下: 一、xx车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科学发展观是车间生产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公司发展和车间生产过程中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的基本原则。2009年,xx车间担负着繁重的生产任务,其中xx剂计划完成产量22.5亿粒,散剂计划完成产量3.6亿包,如何提高车间员工的操作技能、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车间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xx车间当前必须认真思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xx车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支部党员在广大员工群众中间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促使车间员工的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大家都紧密围绕2009年“152110”的企业总体目标,用车间“两个保证,一个降低”的工作思路,想销售之所想,急销售之所急,为了全面满足销售需求,上至车间领导,下至一线员工,都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使车间生产顺利进行。 2、激发活力,鼓足干劲。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车间广大党员加深了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认识,全面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整体素质,让他们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鼓足了干劲,每一位党员都积极开动脑筋,开拓思维,大胆创新,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车间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推动了车间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月份,车间在只休息一天(3月8日)的情况下,采用12小时两班制,三班倒等方式,筑丸组、铝塑组、外包装组自动装盒机也经常开夜班,质检组、维修组也全程参与,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xx剂完成产量1.59亿粒,与2008年同比增长26.2%,其中青霉素产品完成产量8646万粒,与2008年同比增长23.6%,安全工作,班组建设及TnPM工作也取得较好效果,真正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了科学发展观。 3、转变工作作风,促进科学发展。通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变了车间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少了怨言和摩擦,多了为企业、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本领,大家都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将自己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有效推进了车间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和矛盾 目前,对于xx车间,人才缺乏,设备陈旧、员工思想观念落后是阻碍xx车间甚至科瑞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xx车间现有员工230人(其中派遣工11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人,占车间员工总数的3.9%;具有技师资格的2人,占车间员工总数的0.9%;高级工15人,占车间员工总数的6.5%,且无药学方面的技师,工人技师和高级工明显不足,其中电气、设备物别是药学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不利于车间的科学发展,车间必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设备陈旧,产能不足 2009年,xx车间xx剂月均产量在1.6亿粒左右,其中青霉素类月产量1.2亿粒,散剂月均产量3000万包,产品产量大,分布区域不均衡,青霉素区和普区生产任务重,而头孢区产量略显不饱和,如目前xx车间现在青霉素区筑丸机生产能力为9400万粒/月,必须用加班,上夜班等方式才能完成生产任务,产能明显不足;而普区筑丸能力和铝塑能力也稍显为足,且设备较陈旧,由于停机检修时间较多,也严重影响了车间生产的正常进行。 3、青霉素工场与现有生产能力不匹配 xx车间青霉素工场是按照4000万粒/月的产能进行设计的,并且没有设计青霉素片剂的生产,而现在,青霉素产品的产量已达1.2亿粒/月,其中片剂产量400万片/月,生产任务是原设计能力的三倍,虽然公司已经在原有工场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包装工场的面积,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要。 4、车间员工的GMP意识不强,安全意识薄弱 经过多次GMP认证,xx车间的员工的质量意识和GMP规范意识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国家质量管理的日益规范和严格,特别是由于车间生产任务的日益增长,车间部份员工的GMP意识不强,不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SOP生产,各种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给车间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部份员工在操作中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上贪图方便,存在侥幸心量,不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给车间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等等。 三、解决措施和建议 1、加强人才储备力度随着xx车间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对一线操作人员,特别是班组管理人员的需求也为断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组管理,更好的促进车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车间以及公司发展储备人才,xx车间率先在全厂进行车间综合管理人员和副班长的公开选聘工作,目前,车间已通过公开择优的方式聘用了车间综合管理人员一名和副班长三名,同时,为了使车间工艺人员熟悉班组班管理工作,尽快成长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车间已决定让车间工艺员分别兼任1-2个班组的副班长,参与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通过公开竞聘,车间的员工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既展示了自身的勇气和才能,也为车间增加了后备人才。 2、适当增加生产设备,加强设备保养 2009年,随着车间生产任务的加大,车间已增添了2台颗粒包装机和1台DPT190型铝塑包装机,但仍需增添一台铝塑机(130型或190型)、1台筑丸机(2000型或3000型)以及1台全密封式全自动热收缩膜包装机,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在增加设备的同时,车间必须加强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组织设备检修,对相关生产设备进行跟踪监控、监督维护,要求员工通过加强润滑和精心操作,减少设备故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和员工培训,切实加强员工质量意识 “卓越源于要求”,车间要采用丰富多样,切合实际的培训,并加强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减少质量差错和混淆的事故发生,维护公司信誉。 文章来自: 范文网(www.sxfy.org.cn) 详文参考: http://www.sxfy.org.cn/baogao/diaocha/200905/61_2.html

❷ 现代通信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盛堰温明明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第一作者简介:盛堰,男,1973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先后参加105-15大洋调查、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参加了863、126、大洋课题等研究工作。

摘要 在当今海洋地质调查作业中,声学通信技术、ADSL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局域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应用到的几种主要现代通信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现代通信技术 海洋地质调查 声学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 ADSL 通信技术

1 前言

现代海洋地质调查越来越成为集海(水下设备、传感器等)、陆(调查船、作业平台等)、空(GPS定位、卫星通信等)各种高技术的综合应用平台,特别是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通信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1)。

图1 通信技术应用示意图

Fig.1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pp sketch map

2 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在当今海洋地质调查作业中广泛应用的现代通信技术包括:声学通信技术、ADSL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局域网络通信技术及无线电通信技术等。

2.1 声学通信技术的应用

海洋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境地。在海水中,电磁波衰减很快,光也很容易被吸收或是形成散射,因此无线电及其光通信技术在海水中很难像在陆地上一样广泛使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声波在水中的传输特性、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水声通信技术。水声通信是一种运用高科技的通信技术,整个系统的工作过程比较复杂,要进行一系列的信号转换。数据、文字、语音、图像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再由编码器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经换能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声信号通过水介质传递到接收换能器,在这里声信号又转换为电信号,译码器将数字信息编译出数据、声音、文字及图片等。

无缆海洋调查地质设备主要的通信手段大都利用声通信技术。在当前我国海洋地质调查船上使用声通信工作或控制的典型设备就有: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测量)设备(如:SEABEAM2112、SIMRAD EM-3000、EM-950等多波束系统),水深测量设备(如:SOUND210等),超短基线、长基线水下定位设备(如:NAUTRIX USBL系统),各种典型的声呐设备、水声通信MODEM、PINGER等,它们都是通过声波发射接收器(水听器)、声阵列等发送和接收调制有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声波信号,从而进行通信及资料采集与控制等工作。

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声速计算一般采用威尔逊(Wilson)经验公式,即:C=1449.14+△CT△CS△CP△CSTP

式中,1449.14为一常量,代表了一个大气压下,海水温度为0℃,盐度为35.00时海水具有的声速值。

△CT代表温度变化产生的声速改正值:

△CT=4.5721T-4.4532@10-2T2-2.6045@10-4T3+7.985@10-6T4

△CS代表盐度变化产生的声速改正值:

△CS=1.3980(S-35)+1.692@10-3(S-35)2

△CP代表海水压力变化产生的声速改正值:

△CP=1.60272@10-1P+1.0268@10-5P2+3.5216@10-9P3-3.3603@10-12P4

△CSTP代表盐度、温度和压力同时变化时产生的声速改正值。

上述公式中,C为声速;T为温度;P为海水压力;S为盐度;Z为深度。

声波在海水中传播时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与工作频率有关,还与海水的温度、盐度、各种噪声以及各种障碍物产生的反射、折射等因素有关,由于海洋中波浪、鱼类、船舶等影响会产生的各种噪声干扰,声波在海水中传递同时还形成“多径干扰信号”,加之海水对声波的吸收,会导致接收到的信号模糊不清,传播效率和质量都要受到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水声通信采用了跳频通信、伪随机码调制等新技术来解决噪声干扰及“多径干扰信号”。但是声波在水中的声速还不及光速的20万分之一,在水中声信号的传输率较低,加上声波在水中的散射、传输的损耗以及回波的干扰等,水声通信的距离仅有约10km。

2.2 ADSL通信技术的应用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技术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是XDSL系列铜缆用户internet接入技术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通过普通电话铜线高速传输数据、语音、视频信号。上行采用FSK(频移键控)技术,下行采用DMT(离散多音频调制)技术或CAP(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技术,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它的下行速率在2.048Mb/s~8.19Mb/s之间,上行速率在640Kb/s左右。ADSL系统主要由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和远端模块等部分组成。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一种较方便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系统是在一对普通铜线两端各加装一台ADSL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而构成。ADSL Modem主要由处理D/A变换的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进行调制/解调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减小数字信号发送功率和传输误差,利用“网格编码”和“交织处理”实现差错校正的数字接口构成(Walter,2000)。ADSL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接入技术,有“网络快车”之美誉,因其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安装方便,成为继MODEM、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高效通信技术。

随着海洋技术的发展,ADSL技术也在海洋地质调查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如ROV系统、海底视频采集系统等,下面以“深海彩色数字摄像系统”(863项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持开发)为例进行说明,系统框图如图2。

图2 海底观测系统结构模块图

Fig.2 Seabed obser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ole chart

“深海彩色数字摄像系统”利用原有的CTD铠装钢缆作为传输介质,在甲板控制单元和水下单元各用一个 ADSL Modem,利用ADSL通信技术实现网络互连,进行视频传输和采集控制。由于受到抗拉强度、水密性能、抗高压性能的影响,对铠装缆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铠装钢缆带宽较低,不能实时无滞后传输海底高保真视频图像,因此只能对图像进行有损压缩。现在最新的海底观测与视频采集系统开始使用铠装光缆作为传输介质,极大的扩展了其传输带宽,提高了海底观测的实时性和保真度,使海底视频观测采集技术向光电通信技术迈进。

2.3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空间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在海洋地质调查中也得到普遍应用,尤其是GPS卫星定位和卫星气象的应用尤为广泛。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为航空、航天、陆地、海洋的用户提供3维的导航、定位和定时。GPS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等三个部分组成。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这些GPS工作卫星共同组成了GPS卫星星座,其中21颗为可用于导航的卫星,3颗为活动的备用卫星。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至地球表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约为12恒星时。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都能观测到4颗卫星。每颗GPS工作卫星都发出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GPS用户正是利用这些信号来进行工作的。以3颗位置已知的卫星为圆心,以被测点到卫星的距离为半径作3个圆,这3个圆的交点就是被测点的位置。在GPS系统中,就是根据空中运行的3颗卫星和这些卫星到被测点的距离,确定被测点的位置。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采用多星高轨测距体制,GPS接收机在同时接收到3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后,由3颗卫星至用户的3个等距离球面的相交即可确定用户的位置。通过对4颗卫星的观测还可定时,并由时钟改正值来修正距离测量误差(徐绍铨等,2004)。该系统具有全球连续覆盖、定位精度高快速、被动式全天候观测无需通视、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虽然美国军方从战略目的出发,采取选择可用性(Selective Availability)和反电子欺骗技术(Anti-Spoofing),但目前相位观测法可以绕过SA的影响,消除大部分人为加入的误差,其应用已不仅限于导航定位的军事用途,还用于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大气科学、灾害监测等。

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经常要使用GPS(或DGPS)卫星通信定位,所有测站的坐标都使用GPS卫星实时定位,导航GPS接收机接收GPS卫星信号,并根据测量投影方式进行解算后对船舶进行导航和定位。GPS接收机型号各异,如SECEL GPS接收机、LGBX-PRO GPS接收机、SF2050 GPS接收机等,其精度指标也各不相同。

在进行海洋地质调查时,调查船舶每天还要接收气象卫星信号,并根据卫星云图上显示的气象信息(如:台风、低压、高压等的生成情况、大致走势)判断工区未来24小时内的气象情况,从而动态安排测站调查作业。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在调查船上也可以实时收发email和上internet浏览新闻等,但是目前卫星信道收发上下行速度相对较慢,且费用昂贵。

2.4 局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综合的海洋地质调查中涉及到DGPS导航定位测量、地质取样及其描述、化学测试分析、多波束及水声测量等多学科多专业,不仅要进行资料采集,还需进行资料处理、解释、分析、研究等工作,各种资料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结合,调查中需要综合分析利用各种数据资料,因此各专业数据共享成为必要。

在现代海洋地质调查作业时,野外无纸化的数字办公、网络办公越来越成为新的办公方式,既节约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减少差错;其次船舶位置信息、状态、物资、气象信息等网络化共享,不仅为首席科学家科学部署提供决策参考,还可以更好地为船长综合指挥船舶服务;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调查船载有线局域网络通信技术和无线局域网络通信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以综合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四号”科考船为例,局域网络通信技术在综合信息采集和野外办公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图3 为“海洋四号”局域网络通信模块图。

图3“海洋四号”科考船局域网通信模块图

Fig.3 Haiyang4 R/V’s LAN Communication mole chart

2.5 传统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海洋地质调查中,传统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仍然得到继续利用,比如对讲机,单边带等。

3 结语

现代通信技术在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客观条件限制,陆地上已经使用的很多现代通信技术在茫茫大海中还不能使用。下一代的太空网络架构正在开发制定中,这个新的架构将利用互联网协议确保地面(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层)和卫星网络的互操作性,利用卫星进行通信互连,这将使数据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一个基于卫星的IP通信网络可在全球范围内将服务延伸到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用户。企盼着即将到来的下一代网络(NGN)、下一代电信网(NGT)、下一代互联网(NGI),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网(3G,B3G,4G)都能基于卫星IP网络平台上为海洋通信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深信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一个世界,一个网络”不再是梦想,地面和太空将一起形成一个无缝的卫星通信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及资料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底摄像技术手册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seabeam2112技术手册

Walter Gorlsky,著.刘勇等译.2000.ADSL和ADSL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编著.2004.GPS测量原理及应用(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Sheng YanWen Mingming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sound communication tech.,Netware communication tech.,ADSL communication tech.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has been more and more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in this paper,It is simply introced the theory of thes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survey equipment and methods.

Key Words:communication tech.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Acoustics communication tech.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ADSL communication tech.

❸ 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这个是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啊,
特点一

增速放缓 增长点仍存在

随着各国电信市场的开放步伐加快,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服务价格也迅速下降。由于一些国家的市场趋向饱和,新发展的用户将趋向低端化,例如欧洲预付费用户增多,中国、印度也有类似情况发生。2005年,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将放慢。IDC认为,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发展的催化剂。据战略分析机构的估计,2005年,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年增长率为17%,其中西欧和北美的增长将出现下降,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东南亚、非洲和拉美,普遍看好的发展亮点是中国、印度和俄罗斯。

特点二

用户分布存在地区差异

根据2004年的发展势头,2005年的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预计将达到17亿左右,2006年将突破20亿。

1.从区域分布看

从用户区域分布分析,按所占比例由多到少排列,亚洲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北美

2.从用户使用技术看

从用户使用技术分析,2005年,GSM用户仍占主导地位,随后是CDMA、TDMA和3G。

据美林的研究数据,GSM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全球有179个国家采用了GSM技术,部署GSM的国家的移动业务市场收益相对较高。在北美,虽然CDMA是主要的技术,但GSM用户数在2004年增长了85%,增长率是其它技术的4倍。拉美国家从GSM服务中获得的收益在增加,在拉美,最初选择的CDMA由于发展不好,运营商现在纷纷转向了GSM。由于以上原因,2004年,在全球新增移动通信用户中,使用GSM技术的新用户占82%,而TDMA及CDMA的用户比例在下降。可以预计,2005年GSM还会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

CDMA技术由于只在几个国家使用,规模上无法与GSM形成对峙。2005年,全球CDMA用户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中国联通对全球CDMA发展的贡献也不小。

3G市场尽管基础设施优势很明显,但价格方面的劣势限制了发展。虽然3G在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比较突出,但真正取得成功的只有韩国,日本的盈利仍是问题。欧洲至今还未完全走出3G的阴影。2005年,如果中国推出3G业务,将会给3G市场注入新的生机,但前景如何仍是一个未知数。因此,2005年3G在全球的大规模部署还不太可能发生。

特点三

普及范围更大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饱和

根据2004年的数据,发达国家的移动普及率已相当高,一些国家的市场接近饱和。由此可断定,北欧、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2005年的移动普及率不会有太大变化。

2005年,移动通信业务将在全球更广泛地普及,但要达到全面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预测显示,欧洲、日本及北美的全面普及要到2010年,在非洲、亚洲及拉美的普及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东欧等国(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目前的移动通信普及率在10%~25%之间,发展空间很大;亚洲的中国、印度,特别是印度将成为新的亮点;拉美及非洲的普及速度也会加快。

特点四

移动服务总收入增长但ARPU继续下滑

2005年,全球移动通信服务的收入将达到7000亿美元。由于全球电信市场的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移动通信业务日趋饱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未来几年中,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平均每位用户的账单额(ARPU)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美国扬基公司的报告,2004年全年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平均ARPU为49.37美元,2005年将下降到47.64美元。

特点五

移动娱乐业务将成增长亮点

根据英国咨询机构Ovum的估计,2005年全球移动娱乐市场价值将达30亿美元。最引人注目的业务是移动游戏和移动音乐业务。

1.移动游戏业务发展分析

根据英国Arc研究公司和信息媒体研究公司的研究,2005年全球移动游戏市场的规模将在20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率为34.5%。Screen Digest的估计也证实了这一点。

从不同的区域看,日本、韩国的移动游戏市场规模领先于北美和欧洲。根据IDC的分析,2005年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的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为3.3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0.5%。由于3G市场的成熟性高,韩国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移动游戏市场,其次是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一格局可能会保持到2008年。亚洲另一个不可小视的国家是印度,它已成为移动游戏增长和应用普及最快的国家,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

2.移动音乐业务发展分析

移动音乐业务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创造了巨大的收入,这种态势在2005年还会继续。在移动音乐业务中,铃声下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手机个性化趋势的发展,目前的铃声下载业务已不能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市场还会有发展,前景广大,音乐样本等业务将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特点六

消息类业务保持增长但内涵发生变化

1.SMS:娱乐化、休闲化、年轻化

2005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短消息(SMS)业务发展还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增长速度逐渐会降下来,例如西欧的SMS用户数在2004年达到最高点,2005年将开始下降。对SMS的发展,2005年将表现为娱乐化、休闲化、年轻化,基本应用上则向高附加值业务推进。2005年的此类业务将继续沿着SMS—增强型短信(EMS)—智能信息—多媒体信息(MMS)的路径前进,估计在这些业务中,SMS仍占主导地位,但其他类消息业务将发展更快,特别是MMS。有研究显示,到2008年,SMS、高级的SMS及MMS三种业务的比例将分别达到34%、38%和28%。

SMS业务的发展虽然令人高兴,但随之而生的信息安全问题却困扰着各国,特别是对青少年。有研究显示,有害的SMS对16%的11~19岁的青少年会产生威胁或不良影响。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公司平均每天过滤的垃圾信息达9.6亿条,占信息量的80%。Gartner的调查显示,近90%的移动装置缺乏对黑客的防范。2005年,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将对短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MMS:循着SMS的成功之路发展

2004年是MMS大规模商业化后的关键一年,但市场发展似乎并不理想,现在仍处于发展初期。2005年,亚太地区的MMS用户将增长50%以上,使用MMS业务的用户比例会上升到4.3%,但市场份额依旧很小。在欧洲移动通信市场,MMS是目前最激动人心、投资回报潜力最大的业务之一,预计到2006年,该业务占运营商总收入的比重会达到24%,但高速增长的现象估计要到2007年才会出现。MMS的各种应用包括娱乐、移动广告等。

由于SMS的发展模式比较成功,预计MMS将沿用SMS的发展模式。诺基亚与HPI研究公司在英国、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芬兰等地进行的调查也已证实,MMS将循着SMS的成功之路发展。照此来看,SMS发展中的很多经验可为MMS所借鉴。

MMS要想在2005年取得突破性发展就必须解决如下问题:首先,移动通信运营商间要实现互操作并签订漫游协议;其次,要有足够可选择的MMS手机;第三,网络拥有者与内容提供商间的收入分成;第四,缩小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普及率水平差距;第五,形成产业链。MMS的发展依赖于好的经营模式,运营商孤掌难鸣,整个价值链中的各环节,包括处于核心地位的运营商,还有终端制造商、内容及服务提供商、底层的支撑平台及信令平台,都是多赢互利的增值业务生态圈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特点七

全球3G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有望改善

目前,3G在日本与韩国的发展比较成功,但在欧洲和美洲却不如人意。根据无线世界论坛的统计,2005年,3G将从日本、韩国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欧洲的3G发展可能将超过日本。2005年,中国如果能发放3G牌照,将会成为3G发展的最大亮点。

有报告显示,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及比利时的移动通信用户中49%的人对3G业务不感兴趣,因此,在欧美市场,如何激发用户需求成为3G发展的关键。此外,欧美的3G商业模式、政策、无缝过渡等问题如果不能解决,3G市场的发展仍不乐观。中国的3G是否能有所作为,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特点八

手机市场群雄并立亚洲制造商有望提高地位

调查分析机构Stat/MDR估计,2004年全球手机市场的生产规模为6.53亿部,比2003年增长22%,但2005年的增长率将下降到7%~9%,生产量为7.05亿部。在未来5年中,手机生产规模的增长率将缓慢下降。

另一家研究公司ARC的预测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该机构认为,2005年,对手机的需求增长将下降到10%,未来若干年需求将持续下降。在欧洲和亚太地区,手机购买行为主要源于用户的手机更换。消费者的目的是获得功能更多的、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手机。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手机需求量尤其大。此外,下一代数据网,比如GPRS、EDGE及3G等服务的发展也将促使用户购买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