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历史上的“西军电”指的是解放军理工大学吗

"西军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的简称。此后一直沿用至改名以后的“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66~1988)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8~至今)。1960年,在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过一次东南西北四大军区的军区大会,在会上某位中央领导提到了军校建设问题。其中,他着重提出的有三所军校:西军电,南炮校,北军工(哈军工)。西军电一名由此而出。1931年2月,时为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随着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训练班先后变更为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中央军委通信学校、中央军委电讯工程专门学校、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一.1948年11月由刘伯承元帅和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在郑州创建中原军区电信专科学校。之后,历经辗转、数易校名,1975年移至武汉,1986年定名为通信指挥学院。(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合并晋冀鲁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军委三局电讯队.军委气象队组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转科学校(1948-1949).之后在张家口改名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1951年底,全国高校开始院系调整。大连大学(现大连理工大学)电讯系划归学校一部,随后以他们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后几经易名1960年在西安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当时是军团级单位,校长相当于副总理级别。当时是欧阳文中将任校长。二.1962年,中央军委鉴于形势的变化,决定对军事院校进行大调整,于是当年二月下令:将西军电雷达专业(包括六系和七系)迁往重庆,成立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简称重庆雷院),院址选在重庆“林园”。三.1963年8月,军委又决定对军事院校进行改革性调整,对各军事院校培养学员的工作方向重做具体定性。决定:“西军电”为培养科研型人才的院校,而重庆雷院为培养面向战斗部队的维修使用型人才的院校,因此两院又进行了重组。“西军电”的一系通信专业部分迁往重庆,而重庆雷院的二系、三系和四系重返“西军电”,因此再次进入“西军电”.四.重庆雷院自1962年2月成立,到文革后期被解散,后来在南京又重组了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和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解放军理工大学至今.五.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在1966年转制成为普通高校改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在1988年改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至今.

㈡ 09年国庆阅兵解说词

瑞英:中央电视台。
康辉:中央电视台。
李瑞英:各位观众,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康辉:这里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倾心瞩目,衷心祝福的中国北京。
李瑞英: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华诞。
康辉:2009年10月1日,奋进的中国邀你共享盛大节日庆典。
李瑞英:当历史的脚步穿越昔日的故宫金殿,这一时刻的欢乐足以激荡古老的中国5000年尘封的记忆。
康辉:当祝福的声响震彻十月的神州九天,这一时刻的欢腾足以激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丰饶的土地。
李瑞英:今天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为您现场直播首都各界庆祝成立60周年的盛况。
康辉:今天我们将在气势恢弘的天安门广场与您一同见证跨入21世纪的中国奏响豪情激越的盛世华章。
李瑞英:从1949年到2009年,一条60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百废待新的中国,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中国。
康辉:从1949年到2009年,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已丰盈收获,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在10月1日这一天,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为祖国庆贺。
李瑞英:英雄的中国军队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中国人民在这里欢聚。
康辉:敬候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李瑞英:此刻的天安门广场,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曾几何时,为了这个值得纪念的庆祝,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康辉:曾几何时,为了这个值得庆祝的纪念,多少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李瑞英:从人民英雄纪念牌到国旗升起的地方,为了这段可以遥望的距离,中国人执着前行了整个世纪。
康辉:从人民英雄纪念牌到国旗升起的地方,为了那面可以仰望的五星红旗,中国人世世代代继往开来,不遗余力。
李瑞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共和国自强独立的今天,我们心底有份厚重的感念,汇集成无限崇敬的万语千言。
康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共和国和平发展的未来,我们心底有份坚定的信念,要永远守护着用鲜血浸染的江山,永远捍卫五星红旗夺目的鲜艳。振兴中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探索革命的慢慢整个征途中曾发出由衷的期盼。
李瑞英:今天新时代的青年人已经把繁荣中国的大旗扛在肩上,把祖国的重托扛在肩上,把未来的希望抗在肩上。我们坚挺的脊梁足以让革命先辈欣慰安然。。
康辉:“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大大在亲手翻开新中国扉页的同时,就朗声宣布了中国之于世界的担当。
李瑞英:而今热爱和平的中国,正在促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飞速发展的中国必将推动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万邦。英雄的血肉凝成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英雄的精神筑起人民的赤胆忠魂,光荣传统世代相传,人民军队威名远扬。
康辉:时光流转,岁月如梭。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激越澎湃,浩浩荡荡,21世纪中国的钢铁雄师正整装列队,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李瑞英:60门礼炮齐整地排部在天安门广场南端,它将用穿透云霄的鸣响为新中国烙印峥嵘的纪念,聚涌和平的真言。
康辉:60声震撼的鸣响必将激荡千年古国的万里疆土,激荡中华民族的奔腾血脉。修葺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厚重如山,巍峨毅然。60年来他见证了共和国奋勇前行的每一步。他珍存了共和国喜悦变迁的每一天。
李瑞英: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新中国60年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中国人民秉持着历来的艰苦奋斗,张开了拥抱世界的臂膀,坚定了开放发展的心态,从容涉过岁月的洪流。
康辉:成就有声,岁月无言。新中国60年,光阴荏苒,沧桑巨变,当我们回望来时路,难忘一张张质朴的面孔,难忘一张张勤劳的双手,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铸就了中国各条战线的辉煌成就。
李瑞英:此刻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而肃穆,亦如它正静静聆听普通百姓最由衷的心声。
康辉: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亲手绘制自己最向往的未来。
李瑞英:56根民族团结柱分利在广场两侧,寓意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表达对60周年华诞的深深祝福。
康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这份情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强盛所依。
李瑞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我们共同奋斗、携手并肩就一定能构建出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盛世欢颜。

阅兵分列式开始!
现在分列式正式开始,首先接受检阅的是徒步方队。徒步方队一共14个,其中陆军4个,海军3个,空军2个,第二炮兵1个,陆、海、空三军联合方队2个,武警方队1个,后备力量方队2个。三军女民兵方队、第二炮兵徒步方队、特种兵方队是首次参加国庆阅兵。

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他们护卫着解放军军旗。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曾代表中国执行了三千余次司礼仪仗任务,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时刻,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采和共和国的荣耀。

接着走来的是由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的陆军学员方队,解放军院校建设形成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依托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新型教育格局,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型军事人才成为军队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紧随陆军学员方队走来的,是由某集团军红一师组成的步兵方队。解放军陆军已发展成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航空兵等组成的现代化陆军,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努力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能力。

接着走来的是首次在国庆首都阅兵中亮相的特种兵方队。解放军特种作战力量正逐步实现由传统侦查部队向新型特种作战部队的历史性转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特种兵严格教育训练,全面提高战斗力,努力建成能够经得起任何考验的拳头和尖刀部队。

现在走过来的是参加过历次国庆首都阅兵的大连舰艇学院的海军学员方队。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努力提高战略威慑、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由海军潜艇学院组成的水兵方队是最年轻的受阅方队,平均年龄只有十八岁。

紧随水兵方队走来的,是海军陆战队方队。被誉为“两栖利剑”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具有陆地、海上、水下多种作战能力,是登陆作战的尖兵,海上特战的蛟龙,应急出击的拳头,在保护海疆安全、维护海洋权益、支援岛屿作战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英姿勃发的空军飞行学员方队由空军航空大学编成。解放军空军历经六十年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等综合性军种,按照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不断提高空中进攻、防空反导、战略投诉和空降作战能力。

由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组成的空降兵方队威武走来,汶川大地震中空降兵为抗震救灾发挥了突出作用。

第二炮兵学院方队走过来了。第二炮兵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按照核常兼备、有效射战的战略要求,实现了由单一核部队向核常兼备、驻定阵地作战向机动作战发展,战略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明显增强,成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坚强后盾。

英姿飒爽的三军女兵方队走过来了。她们分别来自第四军医大学、北京军区、海军和空军部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光荣一员,在保卫祖国的事业中、在抢险救灾的队伍里、在高山海岛的第一线,处处都有她们的美丽身影。

随着女兵方队走来的,是武警方队。武警部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在警卫执勤哨所,在应急处置现场,在抢险救灾一线,都能看到他们那一片橄榄绿。

㈢ 全国陆军士官学校有几所分别在什么地方

一、宣化通信士官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通信士官学校,1950年12月始建于呼和浩特,1951年迁到宣化,1999年以前,一直承担我军无线电通信初级指挥干部培训任务。共输送3万余名通信指挥军官。

学校设施齐全配套,教学实力雄厚,建有计算机技术中心、电子实验中心、科研开发中心等;拥有一支300多名高素质师资队伍。开设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短波通信等26种专业。

近3年来,获军队教学成果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全军通信兵科技练兵重大成果奖5项,研制的通信设备测试系统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技术指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火箭军青州士官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青州士官学校是为我国导弹部队培养各类士官人才的综合性士官学校。学校坐落于古九州之一的山东省青州市区。

火箭军青州士官学校,是一所为火箭军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专业学校,是全军军事教育学会士官教育委员会所在地。已发展成为全军首家通过总部教学评价的士官学校,也是全军唯一一所开办士官本科教育的院校。学校建立了14个教学基地。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简称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是一所空军通信士官院校,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师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1986年8月,以沈阳军区空军通信教导队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连士官学校,隶属沈阳军区空军。1994年,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2001年12月,直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学校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辖基础部,导航、无线电、有线电3个系和10个学员队。开设19个专业,面向空军部队招生,学制2年。近几年来共为部队培养出来一万余名通信士官人才,目前在校学生1500余名。

四、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昆明)(原昆明边防指挥学校)

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又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士官学校)是公安部直属现役院校。

1992年9月,经公安部批准,公安边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士官学校前身)正式成立并招生办学,主要承担培养部队生长干部工作,开设边境管理、边防检查、军事指挥、机要、后勤等5个专业,面向全国边防部队招生。

2004年2月,根据公安部边防管理局院校工作会议精神,学校任务调整为承担士官学历教育、入警大学生和技术学兵等各类短期培训。2010年11月,根据中央编制办和公安部有关文件精神,在公安边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

五、公安消防部队士官学校(南京)

南京消防士官学校是在江苏省消防总队教导大队基础上建设发展的,经历了教导队、指挥学校和士官学校三个发展阶段。

1982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省消防教导大队,主要承担江苏消防部队预提警官培训、新兵集训和干部轮训任务。

1991年7月,经公安部政治部批准,在江苏省消防教导大队基础上,成立了南京消防学校(学校与教导大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延续到2001年6月),培养部队生长干部。

1992年3月,南京消防学校更名为“公安消防部队南京指挥学校”。

2001年7月,经公安部政治部批准,南京消防指挥学校更名为“公安消防部队南京士官学校”,并继续保留了“公安消防部队南京指挥学校”的名称,承担全国消防部队士官骨干培训工作。

六、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是全军创办最早的士官院校之一,1986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在原海军第二航空机务学校的基础上宣告成立。

学校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具备军事高等职业教育能力,以培养海军水面舰艇和作战保障勤务专业士官为主,学历教育和岗位任职教育并举的综合性士官学校,被誉为“海军士官的摇篮”。

2011年正式提升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蚌埠士官学院。现编制等级为正师级。

七、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东大门,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中国·武汉光谷”,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占地面积1200亩,主要担负全军军械士官和部分技术兵的培训任务。

学校现开设有22个专业,为大专学历和本科层次。同时,学校还担负部队军械干部及士官的短训、轮训、函授教育和外军留学生的培训工作。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对军械维修保障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把军械士官培养目标模式明确地定位在“政治思想素质强、装备维修能力强、会使用、会组训、会管理”上。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学现代化建设,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部队培养了大批军械士官人才。截止目前,学校已为部队输送军械士官学员9000余名,技术兵4700余名,轮训、短训军械干部1500余人,并为赞比亚等11国培训了65名留学生。

毕业学员中涌现出了"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李兴海、周艳忠、吴荣春等一批先进典型。2003年,学校被总参确定为全军现代化教学工程十一所试点院校之一,承担了86项课题研究和项目建设任务。

八、武警杭州士官学校

武警杭州士官学校前身系武警杭州指挥学校(2006年更名为武警杭州指挥学院),组建于1984年,属武警部队重点院校,是一所武警部队初级指挥干部军事高等院校,隶属武警后勤部,正师级。

主要担负武警部队大专、本科的部分学历教育、基层干部轮训等任务,为武警部队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学院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轮训武警基层指挥员。

1984年4月批准,武警浙江总队教导大队正式改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杭州指挥学校(武警杭州指挥学校)。

2004年,建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杭州分院,合署办公。

2006年,武警杭州指挥学校、武警指挥学院杭州分院合并,升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杭州指挥学院。

2011年7月,经中央军委、武警总部批准,正式更名,武警杭州士官学校,并升格为正师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