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聊天工具的历史发展

互联网的历史总显得具有不可思议的戏剧性:1996年,4位以色列人发明了IM的鼻祖——ICQ“坏小子”,那时它只是一个主要搞网上寻呼的“小玩意”。
1998年,腾讯研发团队为QQ用户突破100人而“兴奋不已”;2000年前后,业内传马化腾打算把QQ作价100万卖给深圳电信,但深圳电信却不要。到2005年腾讯却成为中国收入前三名的互联网公司,而与腾讯一样做即时通讯的朗玛UC,依靠市场份额和用户数排名第二的优势,被新浪收购后换来了36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
说起中国即时通讯的历史,不得不提马化腾,这个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的年轻人。1998年的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还是个睡沙发、吃盒饭的总裁,当他与另两个“元老”一起挤在深圳赛格科技园4楼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厂房办公时,他的名片上甚至从来都不敢印“总经理”的头衔,而只印着“工程师”字样——马化腾当时的惟一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他更没想到仅5年之后,他因此就一夜之间成了身价8亿港元的富豪。
聊天其实一直是网民们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只不过,当时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只有聊天室。即时通讯的出现并不像后来所描写的“很自然地崛起”,出身于著名寻呼企业润讯的马化腾最初做的只是与寻呼业相关的ICQ软件。只是当电信寻呼、联通寻呼、润迅寻呼等大寻呼企业都用上了这种网络寻呼机,给马化腾他们赚来了第一桶金后,腾讯才瞄上了在国外正热的互联网产业。1999年,腾讯正式提供互联网的即时通讯服务。
其实新浪在这个领域也可以说是先行者,早在1999年,新浪就推出了一款IM工具叫Sinapager,当时这款工具的功能应该说已经很强大了,比腾讯的QQ毫不逊色,而且当时用户群并不少。只是新浪当时没有那么专注于IM领域上。
从前,并没有多少人认为即时通讯会有多大出路,因为这种需要随时在网上的聊天工具一直受制于互联网的拨号上网。这导致QQ用户数一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马化腾甚至都坚持不下去了,一度决定将QQ卖掉。只是买家深圳电信数据局准备出60万元,而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最终因为价格无法达成一致,最终谈判告终。
但是,当马化腾在2003年第一次进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九十九名,腾讯宣布QQ同时在线人数达到492万,这个互联网业开始为即时通讯沸腾。
先是网易开始发力,在北京推出了新版的即时通讯软件网易泡泡2004;然后是新浪花3600万美元收购已有巨大用户群的UC,加上搜狐在2004年初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搜Q”的奋力一搏,以及微软的MSN也进入中国插一脚。门户网站们显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长久以来累积的用户忠诚度在该领域有所作为。一时之间,即时通讯与搜索引擎一起,成了最热门的互联网领域。以至于在即时通讯软件上做一些插件的增值服务公司也层出不穷。
客观上来说电信运营商对带宽投入的大幅增长导致互联网的更普及是即时通讯繁荣的物质基础;而几个门户网站纷纷选择发力即时通讯市场,不仅仅是简单地给自己补课,更是促进了即时通讯的普及。
“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并不是说谁可以把QQ干掉,QQ依然会占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绝对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一家独大的垄断性份额。我认为这个时间很快就会来临,或许就在今年底或明年。”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曾如此充满期望。
2005年Ebay以数亿美金的代价收购了做语音即时通讯软件的Skype,此时Skype并没有实现盈利。之前,搜索引擎巨头Google也开发了自己的语音即时通讯聊天工具Google Talk。国际巨头的动作预示着,即时通讯公司正在向多元化经营和语音通讯的方向发展。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中国,只不过故事的版本有了变化。2004年微软的MSN进中国时,签下了数家做内容的网站进行门户式的扩张;而腾讯则公开宣布要靠即时通讯多年积攒的用户数做基础,向门户和C2C电子商务方向进军。新浪的UC则在向视频增值服务的方向向前发展。即时通讯产业的明天同样充满了变数。

『贰』 聊天软件的历史。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无论是老牌的ICQ,还是国内用户量第一的腾讯QQ,以及微软的MSN Messenger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它们能让你迅速地在网上找到你的朋友或工作伙伴,可以实时交谈和互传信息。而且,现在不少IM软件还集成了数据交换、语音聊天、网络会议、电子邮件的功能。
即时通讯的历史
IM软件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是它一诞生,就立即受到网民的喜爱,并风靡全球。在它的发展史上,以色列人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四位以色列籍的年轻人,在1996年7月成立的Mirabilis公司,并于同年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个即时通讯软件ICQ,取意为“我在找你”——“I Seek You”,简称ICQ了。直到现在,ICQ已经推出了它的2002a版本,在全球即时通讯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是OICQ(简称QQ)。它以良好的中文界面和不断增强的功能形成了一定的QQ网络文化。Messenger虽出道较晚,但依托微软的强大背景,实力也不可小视。作为Windows XP的一部分,Messenger 整合了操作系统的许多功能,如多种形式的聊天选择、多人的单窗口讨论式交流以及充分的文件与桌面共享功能等。它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中文界面和注册方式,连同它强大的功能,着实吸引了众多的眼球的注视,此外还有许多有特点的IM软件。
即时通讯的原理
我们经常听到TCP/IP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这两个术语,它们都是建立在更低层的IP协议上的两种通讯传输协议。前者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将传输数据经分割、打包后,通过两台机器之间建立起的虚电路,进行连续的、双向的、严格保证数据正确性的文件传输协议。而后者是以数据报的形式,对拆分后的数据的先后到达顺序不做要求的文件传输协议。
QQ就是使用UDP协议进行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当你的机器安装了OICQ以后,实际上,你既是服务端(Server),又是客户端(Client)。当你登录OICQ时,你的OICQ作为Client连接到腾讯公司的主服务器上,当你“看谁在线”时,你的OICQ又一次作为Client从QQ Server上读取在线网友名单。当你和你的OICQ伙伴进行聊天时,如果你和对方的连接比较稳定,你和他的聊天内容都是以UDP的形式,在计算机之间传送。如果你和对方的连接不是很稳定,QQ服务器将为你们的聊天内容进行“中转”。其他的即时通信软件原理与此大同小异。
1、用户首先从QQ服务器上获取好友列表,以建立点对点的联系;
2、用户(Client1)和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