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通讯
⑴ 古人通信的小故事
1、据记载,在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周朝幽王时期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就会派兵前来援助,共同抵抗敌人。
相传周幽王有个宠爱的妃子褒姒,长得很美,可是总不爱笑。有一天,周幽王为了逗她发笑,就无缘无故地下令点起烽火,各路诸侯看到警号,都纷纷带兵赶到,结果自然是白跑一趟,上了大当,什么动静也没有。这么一来,果然把褒姒逗笑了。
可是后来到了真有敌兵入侵的时候,各路诸侯看到烽火,都不再相信了,因而谁也不派兵来救。周幽王因为得不到各路诸侯的援助,抵抗不了敌人的进攻,不但自己被杀,西周王朝也因此灭亡。
2、相传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十数年矢志不移。一日,王宝钏正挑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呼唤,
遂请求代为传书于平贵夫郎,然一时难寻笔墨,情急之下,撕下罗裙,咬破指尖,写下血泪书信,倾诉对感情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情绪,从而流传并成为千古佳话,因此,鸿雁也就成了邮使的美称。
3、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
之后,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齐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透过禁卒的帮忙,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状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十分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1)古罗马通讯扩展阅读
古代通信方式有
1、竹信是用竹篾制成雁的形状,中间夹着书信,也有的在竹木上直接刻上文字图案,传带或是通过其他方式给目标人。不仅如此,古人邮寄书信时,还用竹木或绢帛等制成雁的形状,中间夹着书信,以资邮寄。
2、飞鸽传书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
3、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边疆防卫军传递信息,为古老海关、水师、海军所管。驿站传信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4、烽火是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
5、风筝在古代是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
6、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来美二世菲莱戴尔夫之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标志。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302年毁于地震。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灯塔,至今已两次重建,现存的建于1611年。
7、信号旗,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
⑵ 古代与现代的通讯方式
1、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2、飞鸽传书
飞鸽传书,读音:fei ge chuan shu,汉语成语,释义: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
3、驿站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就有传递讯息的记载。
4、电报
电报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
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是摩尔斯编码。现在,随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使用了。
5、电话
电话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
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贝尔于1876年3月申请了电话的专利权。
美国国会2002年6月15日269号决议确认安东尼奥·穆齐为电话的发明人。穆齐于1860年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他的发明,并在纽约的意大利语报纸上发表了关于这项发明的介绍。
历史上对电话的改进和发明包括:碳粉话筒,人工交换板,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ISDN,DSL,网络电话,模拟移动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烽火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飞鸽传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话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驿站
⑶ 自古以来人类通讯
时代 时间
口语时代 古代 击鼓
文字书写时代 西周 邮驿
文字书写时代 公元前100年 鸿雁传书
文字书写时代 公元前7世纪 灯塔
文字书写时代 1777年 旗语
印刷时代 1792年法国人雪普兄弟发明了光信号传送器
印刷时代 1837年美国人摩尔斯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试拍有线电报获得成功
印刷时代 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
印刷时代 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
印刷时代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印刷时代 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印刷时代 1887年德国人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
印刷时代 188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英法两国间试拍无线电成功;
印刷时代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了无线电接收机。
印刷时代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
印刷时代 1901年跨大西洋电缆铺设成功;
印刷时代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人命。
印刷时代 1915年巴黎与华盛顿长距离无线电通信成功;
印刷时代 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
印刷时代 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被誉为电视发明人。
印刷时代 1926年英国人贝阿特在英国皇家研究所完成电视图像研制;
印刷时代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摩尔电子工程学院问世;
印刷时代 1947年美国人休克莱发明晶体管;
印刷时代 1953年IBM公司开发出"IBM 650"系列计算机;
印刷时代 1955年,美国为了大战的需要,发行了第一部军用电子计算机。
印刷时代 1956年美国安佩克斯公司发明录像机;
印刷时代 1957年IBM公司开发出第一代高级语言"Fortran";
印刷时代 1958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这一年里美国人达沃斯发现了激光原理。
印刷时代 1960年美国制成第一代小型机PDP I;
印刷时代 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传送的时代。
印刷时代 1962年美国通信卫星与欧洲通信获得成功;
网络传播时代 1969年,美军建立阿帕网(ARPANET),目的是预防遭受攻击时,通信中断。
网络传播时代 1969年美国提出全球通信网蓝图;
网络传播时代 1970年Intel公司制成超小型集成芯片;
网络传播时代 1975年美国人比尔·盖茨开发出"Basic"语言;
网络传播时代 1977年Apple公司制成PC机"Apple II";
网络传播时代 1978年美国提出建设高速通信网络规划;
网络传播时代 1979年传奇的美国Xero公司研究小组在鲍勃·泰勒的领导下研究出Internet的前身
网络传播时代 1981年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出"MS-DOS"。同年IBM发布IBM-PC;
网络传播时代 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
网络传播时代 1984年出现CD-ROM,通讯进入海量时代。苹果公司推出购物电脑;
网络传播时代 1988年随着通讯事业发展,virtus剧增;
网络传播时代 1991年美国Motorola公司和IBM、Apple公司合作推出Power-PC芯片
网络传播时代 1993年,美国宣布兴建信息高速通路计划,整合电脑、电话、电视媒体。
网络传播时代 1993年美国Intel公司开发出非Risc高性能CPU;
网络传播时代 1994年美国Florida州建成信息高速公路;
网络传播时代 1995年微软开发"Windows95",把网络功能集成在PC机上
⑷ 最早通讯是用什么
☆★☆哈瓦斯社
哈瓦斯通讯社1835年在巴黎问世,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也是第一个取得成功的新闻通讯社。
创办人夏尔.哈瓦斯于1832年8月设立编译事务所,专门经营翻译外报新闻的业务,随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新闻采集网。1835年12月正式成立了哈瓦斯通讯社,巴黎几十家报纸以及许多机关、公司和个人陆续成了它的订户。
哈瓦斯社的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为此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进传递新闻的方式。初期曾依靠快马传送,1837年开始使用信鸽,1845年该社在国内线上开始用电报传送新闻,70年代该社通过海底电缆把新闻业务扩展到了拉丁美洲。
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但是2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它的财政趋于恶化,于是越来越依靠政府补助维持,新闻播发日益明显地体现官方意向,被人们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社随之瓦解。
△▲△法新社
全称法国新闻社,总部在巴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府将战争期间4家反法西斯通讯机构合并,于1944年9月组成法国新闻社(法新社),作为官方通讯社,经费由政府拨给,社长由政府任命,成为法国的官方通讯社。
以后在1957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法案,重新确定了法新社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为独立的公共企业。这使得法新社摆脱了官方机构的形象。
目前全社有职工近三千人,另外在世界各国雇用大量兼职人员。订户一万二干五百多家,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法新社的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政府机构订费、报刊用户、企业用户。法新社的财政情况长期不佳,所以政府机构订费实际上是政府的变相津贴。
但是该社一直在努力扬长避短,与美联、路透等社积极竞争。在战略上重视亚、非、拉美地区,在技术上从70年代起就大力更新设备,在业务上注意提高稿件质量,力求准确迅速,重视采制独家新闻,注意运用系列报道。这些年又积极拓展服务领域,设立视听部,加强图片新闻供应,创建信息库,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总的看来,进人90年代后处境有明显改善,现已扭亏为盈。
★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由法国人查理哈瓦斯于1835年创办的哈瓦斯通讯社。我国最早的通讯社1872年路透社在上海设立的远东分社。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通信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
世界六大著名通讯社: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合众社、俄通社-塔斯社、新华社(前四家为世界性的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