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司通信部
A. 船员在海上都有哪些通讯服务
船员可考虑广州中海电信专门为海上通信行业提供的海上宽带服务、船岸信息服务,如海上宽带综合服务E海通、专业为海上船员定制的船员通等。
附公司资讯:中海电信隶属国资委直属央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海上船舶通信、导航、信息服务,秉承集团“百年中海”的发展战略,公司已有60多年的专业沉淀和企业文化底蕴。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已发展成为航海卫星通信、航海导航装备、船舶信息服务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并拥有全球最大的服务团队。
中海电信有限公司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广州和大连设有全资子公司。以航运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船舶通信导航电子信息业务是公司的特色核心业务,主要提供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技术与检验服务、中海船舶信息化系统及船舶信息电子、海上通信代理、信息技术、船舶配套电子产品设计及集成制造、船舶通导产品销售代理和各类通信系统、有线和无线通信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等工程业务及信息网络、语音通信、数据机房等电信运营业务等综合服务。
广州中海电信有限公司拥有一批技术娴熟的工程技术人员,并具有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多项国家资质证书及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国内外多家船级社的无线电检测资质和GMDSS岸基维修资格,为远航船舶的通信导航安全保障提供全天候的一流服务。
经过多年发展,广州中海电信有限公司在行业中最具品牌信誉,提供的船舶通导服务内容最全、规模最大。
近年,为促进海上通信及信息化应用发展,有效维护我国海上权益、提高海事执法能力,国家把发展海上卫星宽带应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设立专项研发和应用资金。广州中海电信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战略号召,率先进入海上卫星宽带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并成功推出海上卫星宽带通信(E海通)服务产品,同时基于海上卫星宽带,实现各种通信、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广州中海电信有限公司作为海上卫星宽带应用服务行业的领航者,于2012年获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设立的专项卫星应用资金资助,以促进国家卫星及应用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应用,带动卫星及应用产业链快速发展。
B. 我国通信兵是怎样首次完成潜艇联络的
1965年11月,海军党委第三届二次全体会议在进行中。29日上午,会议一开始,肖劲光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20多天对潜艇发送信号试验证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超长波发射台建造成功了!随着舰艇部队的发展和远航任务的增加,原有的超长波电台已远远不能满足部队作战训练的需要。1957年秋,肖劲光在党委会上提出建设大功率超长波电台的问题。在经过讨论,确定纳入计划后,肖劲光又对台址选择提出了遵循原则:不要离城市太远,也不要太近,不要占用大量农田。1958年1月6日,苏联海军上将普拉顿诺夫发给肖劲光大将一份函件。写道:“为了苏联海军和中国海军设在太平洋西岸地区的长波台更加就序,和提高双方利用这些电台的效率,苏联海军首长认为,最好组织两国海军对设在海参崴、青岛、宁波等地之TAPAH超长波电台的共同使用……”,同时附有“协议草案”。同年11月,中苏两国又签订了关于提供设备器材、派遣专家的合同。超长波台建设正式启动了。1960年春天,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相当困难,工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影响。然而,超长波台建设除外,全台的总体构想和框图设计在紧张地进行,发信机零部件等材料开始陆续进口,土建施工已破土动工,钢材、木料、水泥等各种建筑材料,火车连着汽车,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原,运入工地……相关单位,各个环节,一派追日赶月、热火朝天的局面。经过4年多的艰苦拼搏,1965年9月顺利竣工,完成整机调试。1965年国庆节后,超长波台全体建设者和海军官兵们,迎来了一个企盼已久的日子:超长波台进行对潜艇发送信号试验。数千里之外,海军潜艇已抵达预定海域,下潜、上浮、破浪前进……参试的海司通信部技师陈万余与艇员们一起热切等待这个难忘时刻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联络时间到了!“超长波台在呼叫!超长波台在呼叫!”通信兵一边激动地喊着,一边摘下耳机递给身边的通信技师陈万余。11月28日,新中国第一座大功率超长波电台投入使用。从此,人民海军装备发展的历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海军潜艇真正姓“潜”,完全可以昂首挺胸、乘风破浪畅游大海远洋,带着祖国的嘱托,从浅蓝走向深蓝!